PN结空间电荷区宽度详解:从掺杂浓度到外加电压的影响
PN结空间电荷区宽度详解:从掺杂浓度到外加电压的影响
为什么掺杂浓度高空间电荷区窄,掺杂浓度低空间电荷区宽?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空间电荷区的形成机制。空间电荷区是P区的空穴和N区的电子复合后形成的一个区域,在这个区域内几乎没有可自由移动的载流子。靠近P区的一侧形成负离子区,靠近N区的一侧形成正离子区。空间电荷区的形成消耗的空穴和电子数量是相等的。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假设P区的掺杂浓度高于N区。这意味着在相同的横向长度下,P区能提供的空穴数量多于N区提供的电子数量。因此,为了形成相同数量的复合载流子,P区需要的宽度小于N区。这解释了为什么掺杂浓度高的区域空间电荷区窄,而掺杂浓度低的区域空间电荷区宽。
没有外加电压时扩散运动和漂移运动的影响
在没有外加电压的情况下,扩散运动和漂移运动都非常微弱,但两者达到平衡状态从而形成PN结。这种平衡状态下,P区剩余负离子形成负离子区,N区剩余正离子形成正离子区。扩散运动促使更多的多子(P区的空穴和N区的电子)进行复合,这会导致空间电荷区变宽,内建电场增强。相反,漂移运动则会使空间电荷区变窄,内建电场减弱。
外加正向电压时的情况
当外加正向电压时,扩散运动增强而漂移运动减弱。虽然扩散运动增强可能会让人误以为空间电荷区会变宽,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在没有外加电场的情况下,扩散运动和漂移运动都很微弱,但外加正向电压后,扩散电流显著增大。此时电子流动速度加快,与空穴复合的机会减少,因此空间电荷区(耗尽区)会变窄。
外加反向电压时的情况
外加反向电压时的情况与正向电压完全不同。反向电压会抑制扩散运动并增强漂移运动。虽然漂移运动通常会使空间电荷区变窄,但在这个情况下,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事实上,在外加反向电压的作用下,P区的空穴几乎无法到达N区,同样N区的电子也无法到达P区。反向电压起主导作用,扩散运动被抑制,漂移运动加剧,导致空间电荷区变宽。这是因为反向电压作用下,几乎没有电子和空穴越过PN结,而是进行相反方向的运动:N区的电子向远离PN结的方向移动,留下正离子;P区的空穴也向远离PN结的方向移动,留下负离子。因此,加反向电压时,空间电荷区变宽,且反向电压越大,空间电荷区越宽。
这也很好地解释了PN结的单向导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