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吴江香青菜:一方水土养出的特色美味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吴江香青菜:一方水土养出的特色美味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21/07/48203011_1139897043.shtml

霜降过后,吴江太湖畔的香青菜经过霜打,不仅保留了原有的清香,更增添了一丝甜味。这种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让香青菜成为了吴江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农产品之一。

吴江香青菜,又名瘦八斤、绣花锦等,是吴江地区特色蔬菜品种,也是江南“鱼米之乡”的代表性农产品。其栽培历史源远流长,常年种植面积达2200亩左右,主要分布在吴江西南部沿太湖地区,是“吴江三大传统名菜”之一。每年11月上市,次年2月落市。香青菜炒熟后口感软糯,营养丰富,因香味浓郁而得名。特别是太湖七都一带产的香青菜,以其形态优美、口感柔软、清香醇正而著称。


七都香青菜

居住在太湖边的七都人都知道,霜降后的季节是香青菜最好的生长时期。它不仅具备青菜的大众特性,还兼具大白菜的耐寒优点,更有与太湖相似的“软糯清秀”特点,是冬日里不可或缺的家常菜。太湖香青菜绝对是大自然恩赐给当地人的平民美食!

炒香青菜

传说故事

1. 陨石与特殊土壤

据传说,太湖流域七都地区曾有一块巨型陨石坠落,正好砸中太湖南岸。从此,当地土质得到改善,形成了独特的“小粉土夜潮泥”地质。这种土壤养分释放快,偏酸性,丰饶肥沃,为香青菜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太湖之畔的湿润气候和昼夜温差大的特点,使得香青菜在经霜打后更加甜美。


七都太湖风光

2. 才女和塘浦圩田

七都民间流传着关于香青菜的传奇故事。相传在“三十六溇,七十二港”之地,有一条名为“绣卜泾”的小溪,是凄美爱情神话中女主角的眼泪汇流而成。附近的青菜因深受“绣卜泾”溪水的润泽,有了特别的清新香味,距离溪水越近,香味越浓,因此得名“绣花锦”。

3. 美女的绣花锦衣

香青菜叶薄、脉明、筋青,形态酷似江南绣娘绣出来的花边,因此得名“绣花筋”。关于“瘦八斤”的由来,有说法是因为香青菜个头较大,最瘦的也有八斤重,因此得名。

历史文化

文献刻录历史

据西晋张勃编撰的《吴录》记载,早在三国时期的吴国,大臣陆逊就有催人种豆、菘的文字记录,此处的菘,包括冬青菜和冬白菜。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曾在《春日田园杂兴》中提及香青菜,表达了他对香青菜的喜爱之情:“桑下春蔬绿满畦,菘心青嫩芥苔肥。”

美食文化赓续

吴江区特制订了《吴江香青菜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实施方案》,统一发布了品牌Logo、广告语与商标,使香青菜进入了品牌化运作阶段。位于震泽镇的苏州仁昌顺食品有限公司出品的香青菜系列糕点,已走出国门,彰显了浓郁的江南文化和中国风。

苏式糕点

据悉,2009年“吴江香青菜”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020年,入选江苏百道乡土地标菜。2022年,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和江苏省农业品牌目录,纳入首批入驻金陵饭店推荐产品目录。2024年,成功入选全国首批《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

吴江香青菜成功入选全国首批《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

在费孝通先生多次调研并写出社会学名篇《江村经济》的七都镇开弦弓村,专辟90亩“香青园”种植香青菜,一畦畦香青菜田已然成为美丽江村的旅游景点。七都太湖浦江源国家水利风景区附近400余亩的“太湖泥土”上大面积种植了以香青菜为代表的七都特色农产品。通过品牌化运作和产业化发展,吴江香青菜正逐渐走出苏州地区,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五湖四海的美食佳品。

江村香青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