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胆汤泡脚:调理百病的中医经典方剂
温胆汤泡脚:调理百病的中医经典方剂
温胆汤,这个由一千多年前的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里记录的经方,流传至今还在治疗小到咳嗽、痰多,中到湿疹、扁平疣,大到眩晕、癫痫等等各种乱七八糟的病症。
温胆汤,是中医的十大经典名方之一。即使到了现代,这个方子,尤其得以发扬光大,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按中医的话说,温胆汤就是神一样的存在,调好了各种乱七八糟的病。
温胆汤可以调理:包括脚气、失眠、痛经、湿疹、鼻炎、牛皮癣、抽动症、胆囊炎、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咳嗽、脱发等诸多病症都在临床实践中取得很好的效果。
在百度学术文库中输入关键词“温胆汤”,相关结果约28200条。
28200条相关结果的庞大数据说明:温胆汤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
温胆汤,真的是神一样的存在。
它到底是一个怎么的药方?
很简单:茯苓30克,半夏6克,枳实6克,炙甘草6克,陈皮6克,竹茹6克。
这6味药,都是常见之物,没一味名贵中药。但他们组合在一起,就能发挥神奇的功效。
从临床实践中发现,温胆汤加减调理的病症,不下100种,一些奇奇怪怪的病,都能用温胆汤调理。但是,不能说温胆汤包调百病,而是因为很多病都是由痰湿引起,温胆汤恰恰就是调痰湿的,调好了痰湿,也就调好了痰湿导致的各种病症。
中医讲究对症施治,查明了病机,也就找到了治疗的方向。痰湿体质,都可以用温胆汤调理。
注意,这里说的“痰”,不是一般概念中的“痰”,而是指人体津液的异常积留,是病理性的产物;“湿”是指消化系统运作失宜,对水在体内的流动失控以致津液停聚而形成内湿。
简单一句话,痰湿就是身体里积聚了太多无法正常代谢掉的水液。
现代人生活习惯不好,喜欢喝冷饮冰啤,喜欢吹空调电扇、喜欢熬夜,很晚才洗澡上床睡觉,这些不良习惯导致大多数人都是痰湿体质,身体出现诸多问题。
中医总结了痰湿体质的诸多特征:
“痰湿生怪病”;“痰为百病之母”;“湿为万恶之邪”。很多莫名其妙的病,其实都是痰湿在作怪。温胆汤可以调痰湿,所以,用温胆汤泡脚可以调理很多的病症。
在罗大伦博士的《舌诊》一书中,公开了温胆汤的配方——
温胆汤:茯苓30克,半夏6克,枳实6克,炙甘草6克,陈皮6克,竹茹6克。
温胆汤的主要作用在于祛湿、化痰、解油腻。这个配方中的君药就是茯苓,有健脾利湿的作用,脾健则痰消(“脾为生痰之源”),利湿则湿去。
罗大伦博士在书中还介绍了温胆汤泡脚方的用法:把上述药材熬水,大火煮开后,小火再煮20分钟,滤出药汁,就可以泡脚了,早晚各一次,水温不要太热(不要超过42°),水淹过脚背即可,泡25分钟左右为宜。小孩子也可以泡脚,时间减半。
中医科普:温胆汤一般都是用来煮水泡脚的。不是这药不能喝,而是喝的效果不如泡的好。因为痰湿重的人都脾虚,吸收不好。而脚底经络丰富,对药物的吸收更充分,泡脚见效似乎更快些。
►温胆汤还可以调理:包括脚气、失眠、痛经、湿疹、鼻炎、牛皮癣、抽动症、胆囊炎、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咳嗽、脱发等诸多病症都在临床实践中取得很好的效果。
1、痰湿的症状
身体偏肥胖、四肢浮肿、油光满面、面色暗沉、舌苔滑腻、手脚冰凉、嗜睡、排便频繁、胸闷、易出汗、关节疼痛、痰多等。
2、湿热的症状
经常大便不成形,溏稀甚至便秘,舌苔厚腻,舌体边缘呈锯齿状;疲倦无力,困乏嗜睡;既怕冷又怕热;口干、口苦、口臭;痰多、咳嗽;头发油腻、脱发;浮肿、眼袋下垂;腰酸关节疼痛;胸口闷;黑眼圈;头晕没精神;阴部潮湿;阴囊潮湿;脸上长斑、起痘、满脸油光;白带有异味、瘙痒;皮肤油腻、起湿疹等。
3、寒湿的症状
面色发白、发青、发暗、发黑;容易反复的口腔溃疡、咳痰稀白;流清鼻涕、流凉汗、爱打喷嚏(特别是早上起来,遇风喷嚏不断);容易腹痛、腹泻;脸上长痘和斑等。(温胆汤加姜一起泡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