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雷军年度演讲,讲好故事才能做汽车营销
拆解雷军年度演讲,讲好故事才能做汽车营销
导读:7月19日,雷军的年度演讲再次引发全网热议。为什么雷军的演讲如此具有吸引力?本文将从演讲技巧的角度,深入分析雷军如何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汽车营销,以及这些技巧如何帮助小米汽车成功吸引消费者。
7月19日,雷军的年度演讲在经过了几轮预热之后,终于在粉丝和媒体迫不及待的热情下开讲了。不出意外,他的演讲再次high翻全网,成为大家街头巷尾、炕上、沙发上、小板凳上的热议话题。
为什么雷军有此魔力,能吸引万千少男少女的眼球;为什么他能"操控"流量,达到自己的商业目的?
对比同一时间段在香港上市的极氪009,小米汽车的吸睛度绝对秒杀极氪,纵然极氪请来天王郭富城和佘诗曼,那也无济于事。极氪传播就如同在桑拿房里的水汽,始终无法穿透那层隔板,出圈的效果极为有限。而小米汽车的传播则更像是桑拿天的热气,到处蔓延,让人无法躲藏。
说服一个人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讲故事。
猪圈里的猪,眼看着同类一只只被宰杀。按理说,以猪的力气,假如它们齐心协力,拱破猪圈,逃出去,并不是没可能。但是它们不会这么做。为什么?因为猪的意识里,没有"我"这个概念。看到同类一个个被宰杀,它们想不到,有一天,这会轮到我。
而人类在看到同类被病毒、洪水等灾难夺去生命时,他们害怕极了,生怕有一天会轮到"我"。为了对抗种种不确定性带来的恐惧,我们人类进化出了一种能力——故事力。故事,其实就是人类解释世界最早的思考模式。
讲故事也就成了说服别人最简单的方式,而有技巧地讲故事则会增加你的说服力,让人愿意听你讲。
著名广告人大卫·奥格威说过一段话,古希腊的两个演说家都去做演讲,第一个人讲完后,大家都夸他讲得真好;但是第二个人演讲完,人们说的是,走!咱们跟敌人打一仗去!
显然雷军就是第二个人。
下面,我们就来拆解一下雷军昨天晚上的演讲技巧,学习一下他是如何说服别人,打动别人,成功营销自己,如何让你默默地为小米下单。
冲突颠覆生活
著名好莱坞编剧教父罗伯特·麦基说,讲故事最核心的六个字是:冲突颠覆生活。简单字面理解,一个或多个变量聚在一起,引发了冲突,这种冲突又改变了原有的生活轨迹。
雷军遭遇的冲突和变量有哪些呢?
一开场雷军就讲了,小米被美国制裁了。怎么样,这种天打五雷轰的变量是不是很吸引人?这个时候观众都想知道,怎么办,怎么办,该怎么办,急死了。
我们紧急召开董事会,一个董事问:假如你们手机不能做了,你们三四万人怎么办?
这个冲突够狠吧,对于一个手机公司来说,做不了手机,不就是等死吗?
军接着说,于是,有一个董事就建议我:你们要不要认真考虑一下造车?
好了,改变出现了,但是没完。
军说,当天下午,我们第一次认真讨论了造车,几乎所有的高管都支持。但我觉得造车风险太大,我们还是认真做个调研吧!
这里再来一个大转折,不造车风险太高,故意拔高决策难度和造车难度,为接下来下定决心造车做铺垫。
然后,接着就有了李斌和何小鹏劝他造车的桥段。p.s.估计李斌、何小鹏悔死了!
接着再转折,呃,他们俩劝我造车,对他们俩有啥好处?也许他们就是单纯为我好,为小米好。
经过调研,我们还是决定要造车。但造车绝不是简单地把车造出来,而是奔着全球前五去的。
并进一步描述,这是我人生最后一个创业项目,我愿意压上一生全部的声誉和成就,为小米汽车而战。
到这里升华了,把造车这样一个商业件事变成了为梦想而战,为声誉而战。
非常精彩,不断有冲突出现,不断又有转折出现。冲突改变了雷军的人生轨迹,升华了他的信念和追求。
电影《我不是药神》里,也有相似的讲故事手法。男主一开始就是一个卖神油的,但房东来催债,老父亲又生病,妻子又要离婚,他又穷困潦倒。在各种冲突之下,他开始成为药贩子,卖药纯粹是为了赚钱。再经过朋友离世等一系列冲突和变故后,他升华了,从药贩子变成了慈善家,赔钱把药送给别人,最后被抓入狱。这样故事就足够精彩!
与雷军讲故事的脉络基本一致,不停出现冲突,然后又不停反转,最后升华。因为美国制裁小米,这个巨大变量冲击之下,经过百转千回的冲突和反转后,小米开始造车了。
后面的演讲他还会大量用到这个讲故事的手法,比如,当小米把造车决定公之于众时,又跳出来两个冲突,你们现在才下场是不是太晚了?为什么小米汽车不拿出来独立融资、独立上市呢?真是一环接一环,环环勾人心魄,真是高手!
你有病,我有药
雷军讲故事技巧之一,先立一个靶子,然后再击倒它,把别人的注意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总结起来就是,你有病,我有药。
例如雷军讲到,为什么要从最难纯电轿车干起?
首先立一个靶子,造纯电轿车是最难的,造车里SUV最好干,造轿车难干,而纯电轿车是最难干的。
然后反其道而行之,既然纯电轿车最难干,那我们就从纯电轿车干起吧。然后就开始讲述这件事有多难多难,不断有冲突出现,又不断化解冲突,最终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然后再放出一段升华的鸡汤,只有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我们才能走得更远,小米汽车才能真正成功。
这既体现了雷军的价值观,也是雷军击倒并竖起来的靶子。通过讲故事把二元对立的观点,先竖起观点的一方,然后击倒它,就构成了一套"你有病,我有药"的表达系统,可以牢牢俘获别人的注意力。
快速升华,让你的故事更有意义
雷军的每一段故事都会做一次升华,让他的故事看起来在动人心魄之余,更加富有意义。
3年造一款车在传统车企看来根本不可能,连测试和验证的时间都不够。但是经过雷军的讲述,就把这三年造车经历变成了充满紧张、刺激、焦虑、不服输等一系列关键词组成的故事,最后雷军更是把自己升华为人生导师,告诫观众,人生没有退路,只能拼命往前冲。只有这样的人生,才值得被奖励。而小米SU7也同样被升华为一辆dream Car,这个时候它不再是一辆车,而是人生努力的意义。
佩服佩服,不知不觉中,就把小米造车变成了个人努力的目标,把一件商业行为变成实现人生目标,把一辆冰冷的机器变成了dream Car。没有讲这个车一个参数,一个功能,通过讲故事就直接让人们下单,去实现梦想。我要是个年轻人,也冲动了。
通过讲故事引发共情,进而升华成梦想,最后就是让你实现梦想。小米SU7不再是冰冷机器,而是不甘于平庸,还在为梦想奋斗的人们,他们向往先进的科技,渴望幸福的生活,他们心中有火,眼里有光,浑身都闪耀着乐观与自信的光芒。
好吧,好吧,小米SU7的车主就是一群改变世界的人,雷总,我信了行吧!
让听众不光听到,还能闻到、尝到
讲细节是一个故事能否成功的关键。雷军在他的演讲中,不断用细节来描述来刺激听众,不仅让大家听到,还能闻到、尝到、感受到。
比如雷军关于小米SU7定价这段描述:
除了特斯拉,几乎所有纯电车都在亏损。所以,只有合理定价,我们的业务才能持续成长,超低价只是饮鸩止渴。
3月28号发布会,我极度紧张,嗓子沙哑,就像十年寒窗苦读的学生终于参加高考。当我讲完SU7的定价后,整个会场一片寂静,我真的很无助。
发布会后我接受媒体采访,一个同事非常激动地跑进来告诉我,小米SU7预定量4分钟破1万,27分钟破5万。那一刹那,仿佛一切都如此美好。3年来所有的痛苦、委屈与不被理解,全部烟消云散。
有各种细节描述,也有各种内心描述,不仅让大家感受到雷军的紧张、无助,也感受到了拨云见日的快感。
最后再来一个升华,小米SU7成功的背后凝聚着巨大的勇气,这不是某一个人的,这是我们小米集团4万多名员工共同的勇气。勇气并非没有恐惧,而是面对恐惧的时候,依然坚定不移。勇气来自于坚定的信念,奔涌不息的热情,还有每一步的脚踏实地。勇气就是人类最伟大的赞歌。
经过雷军这么一包装,就完全把一个公司的商业行为,变成了全人类最大的赞歌,把一个"我们"这个小目标被置换成全人类。
讲到这里我们大概也就清楚了,为什么小米SU7可以异军突起,买了小米SU7的人可以忽略它神似保时捷,天天各地打卡秀车。雷军通过一个个故事把小米SU7变成了年轻人的dream Car,置换成全人类最大的赞歌,赋予这款车和小米汽车这个公司更加伟大意义。
至于它车真的好不好,还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