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炎帝神农文化到华夏文化的历史进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炎帝神农文化到华夏文化的历史进程

引用
1
来源
1.
http://szrb.sz-news.com.cn/shtml/szrb/20140528/114849.shtml

炎帝神农文化是中国古代传说时代的重要文化之一,其核心是以"耜耕"农业为时代特点的"农业文明"。本文从传说中的神农与炎帝的时空关系入手,详细分析了神农与炎帝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并探讨了炎帝神农文化与华夏文化的关系。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历史研究所原所长 刘庆柱

传说的神农与炎帝的时空探索

在古代文献记载的传说中,神农与炎帝应该分别为"三皇"与"五帝"之一。《白虎通德论·号》记载:"三皇者,何谓也?谓伏义、 农、燧人也。或曰伏羲、神农、祝融也。"

"三皇"时代应该是从"野蛮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过渡时期,或者说是"前文明"时期,应该是距今6000年以前。"五帝时代"应该是"文明起源与形成时代",大约距今5500年左右。炎帝应该是属于这一时期的人。作为传说时代的年代序列来看,显然"三皇时代"早于"五帝时代",也就是说"三皇"之一的神农早于"五帝"之一的炎帝,传说时代的神农与炎帝应该是相续的同一"族属"的"酋长"。

关于神农所处的时代,从历史文献记载神农作为农神,不只是农业的发明人,他还发明了制陶,农业出现与陶器制作的发明,恰恰是人类社会从"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示与"物化指数",也就是说神农时代应该是人们刚刚从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早期。但是就社会结构而言,《庄子·盗跖(zhi)》载:"神农之世,……民知其母,不知其父。"这应该就是考古学所说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

传说时代的炎帝神农与农业

根据农业起源研究提出的假说,农业是从"山地"走向"平原"。"山地农业"的特点是"刀耕火种"。历史传说炎帝神农氏生于 "列山",亦称"烈山",有的学者认为"烈山"之"烈"即以火烧山,也就是历史文献所记载的"刀耕火耨",我们称之为"山地农业"。这一传说反映了炎帝神农氏初期是"刀耕火种"的农业。但是,传说的炎帝神农氏,又是"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这就是说,炎帝神农氏是开始了史前时代农业从 "刀耕火种"向"耜耕"农业的转变,这一转变是农业史上的革命。我们今天认识炎帝神农氏,就要对此给以充分的估价。

文献记载,炎帝的后代也与农业的关系十分密切。《礼记·祭法》载:"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殖百谷。"郑玄注:"厉山氏炎帝也,或曰有烈山氏。"《国语·鲁语》(上):"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夏之兴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 。"

关于厉山地望,见于两汉书及其注:《汉书·地理志》载随县有"厉乡,故厉国也。"《后汉书·郡国志》引《荆州记》载随县"有厉乡村,重山一穴,相传云是神农所生穴也。"《山海经·海内经》载:"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负土壤,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我们知道,在这些人中,祝融是"火神","火神"是太阳之神,农业离不开阳光;共工是尧时的"水官",实际是"水神",水力是农业的命脉;后土是"社神",上古掌土地之官,土地承载着农业,舜时主百工之事,相当于后世"司空",农田水利工程亦为司空之职;噎鸣是"时间之神",时令是农业之魂。"火神"、"水神"、"土神"、"时间之神"都是属于决定农业的神灵。

从人类生存地理环境变化规律来看,人类由旧石器时代山地洞穴,发展到丘陵地区,又从丘陵进入平原。其生业从采集到栽培农业。农业的发展史又是从"刀耕火种"开始,而历史文献记载的神农、炎帝作为农业的"发明者",其进行的农业生产活动恰恰也就是如上所述。

炎帝神农文化与华夏文化关系

现在学术界将夏代之前认定为中国历史传说时代,夏商周断代工程认为夏代编年为公元前2070~1600年。炎帝和黄帝的时代,一般称"炎黄时代","炎黄时代"是中国古代传说时代的早期历史。有的学者 (吴汝祚先生《炎黄汇典》)认为,炎黄时代的具体考古学时代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相对年代约距今8000~5000年左右。"炎黄时代"活动空间在黄河与长江中游地区。

中国考古学的发现与研究证实,大约在距今约一万年左右,在现在的中国大地上出现"栽培作物",20世纪90年代中叶,在长江中游地区考古发现了人类最早的栽培水稻遗物。黄河中游地区,以粟作农业为主,中华民族是世界公认的最早将野生粟转化为栽培粟的,先秦时代主管农业的官员称"后 ",秦汉时代的主管农业的官员称"治粟内史"。可见"粟"之于国家的重要性。

人类历史发展证明,农业是人类进入文明的基础。回顾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进程,可以说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是农业,而农业只有从"山地"农业、"刀耕火种"农业,进入"耜耕"农业,才能基本使采集、狩猎经济退居 "二线"。"耜耕"农业的形成,使定居的聚落社会形态出现,炎帝神农文化的核心是以"耜耕"农业为时代特点的"农业文明",而这又是中华文明形成的基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