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萧山人的brunch
属于萧山人的brunch
在周末的早晨,萧山人有着自己独特的brunch文化。从传统的年糕、鸡蛋饼到各种面食,这些美食不仅满足了味蕾的需求,更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和情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属于萧山人的特色早餐吧。
年糕
萧山人一直都有搡年糕的习惯。从蒸粉开始,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们把糯米粉放入垫有纱布的蒸桶内,伴随着蒸腾的热气将糯米粉蒸熟,然后再把蒸熟的糕花放进石臼。最后用大木槌,一下一下用力捶搡着年糕,并将搡好的年糕切块。年糕切块后放在冰箱里,一年四季都能吃。而年糕正是这道brunch的主要食材。
有了年糕,我们只需要选用新鲜萧山青菜,洗净切段备用,同时将年糕片先用清水焯一下,以去除表面的淀粉,使口感更加糯滑。最后加入适量调料将两者煮至变色熟透,便形成了这道美味可口的青菜年糕汤。喜欢荤的小伙伴们可以加肉丝、肉松;喜欢碳水的小伙伴可以加入米饭,煮成青菜年糕泡饭,一碗下肚,从嘴里暖到胃里。
鸡蛋饼
大家还记得小学放学路边吃到的阿婆推车摊鸡蛋饼吗?皮软软的,加两个蛋、来根油条或者里脊,最后再吩咐老板多加点甜面酱,会吃辣的可以刷上辣酱!小布相信这一定是大家共同的童年回忆。
不同于煎饼较有韧性的外皮,鸡蛋饼的外皮是柔软的,一口咬下去,层次异常丰富,各种食材不同风味一同在味蕾中占据高地,香气一股脑地钻上鼻尖。因为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不同的配料,如萝卜干、油条、火腿肠、鸡柳、黄瓜丝、梅干菜榨菜……不少人称呼其为“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汉堡”。
面疙瘩
面疙瘩,面筋道、汤香浓。只要把面粉搅至浆糊状,灶口塞一把柴火,把水烧开,用调羹一勺勺把面糊舀下去,再撒一把切碎了的青菜叶,一个个雪白的面疙瘩很快浮在青碧的菜叶上。
梅干菜南瓜肉丝面疙瘩,口感丰富,吃上一口,咸中带甜、鲜美无比,一碗下肚,浑身舒畅,十分过瘾。面疙瘩还可以搭配番茄的酸甜和蛋液的嫩滑,暖胃又暖心。
麦糊烧
麦糊烧,是萧山60、70后老一辈的拿手菜,也是80、90、00后的集体童年味道。这道小吃很简单,只需要把水和面的比例控制好,若老人或幼儿食用,则可适当多往面中加点儿水。若年轻人吃,则可少加些水,将面糊调得稠些。
首先把面粉倒进盆里打入两枚鸡蛋,将鸡蛋搅拌至和面粉混合,先加入少量的料酒、清水,将面搅拌成浓稠的面糊。拌好后,根据个人口味加入切碎的香葱、南瓜丝、胡萝卜丝、梅干菜等配料,面糊就制作完毕了。第二步便是往平底锅刷上一点点油,用勺子将面糊倒进去,拿起锅快速转一下,让面糊流动成圆形,调成小火慢慢加热,煎至两面金黄便可出锅。轻轻咬一口,浓香溢满嘴,嫩中有嚼劲。
糯米包油条
糯米包油条是江南地区的特色小吃,简称饭团。将糯米蒸熟后,平铺撒上炒好的黑芝麻,或者在糯米饭内外各粘一层炒熟的黄豆粉。如果说糯米饭是这道brunch的基础,那油条便是点睛之笔,脆皮金黄的油条与糯米饭的软糯口感形成鲜明对比,让人食欲大增。
当然,还少不了加入萧山人的最爱萝卜干,爽脆可口。一口咬下,糯米的软糯、油条的脆香、萝卜干的爽口和酱料的醇厚,四种味道交织在一起,让人回味无穷。吃糯米饭不用碗盏不用筷,饥肠辘辘的时候走在路上咬两口,里面满满当当的馅料“破壳而出”;等到要忙别的事,就隔着袋子再把它捏回椭圆形,饭团体积缩水一圈,外表还是完好如初,这样节约时间成本又抗饿的糯米饭,是你的爱吗?
面条
萧山人对面条,是明晃晃的偏爱。想不到吃什么的时候不如来上一碗面,浓油赤酱、清淡鲜美,或豪横,或精致……冒着热气的面条总会出现在萧山人的餐桌上。
提起面条,不得不提拌川和片儿川。拌川必须配浇头,浇头种类繁多,一般有猪肝、腰花、大排、虾仁、黄鳝等。如果喜欢汤面,那必须来上一碗片儿川,先喝上一口热汤,感受鲜咸的汤汁从舌尖滑落,再捞上一筷面,地道的片儿川面条不会寡淡,而是饱满的、吸满汤汁的,一口下去,就俩字,落胃。
小布盘点的这几道brunch
是不是特别适合萧山胃口?
还有哪些你觉得#属于萧山人民的brunch#
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