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药药引,你选对了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药药引,你选对了吗?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K93DE5U0530TV08.html

在中医药的博大精深体系中,药引作为引导药物直达病灶的关键,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食盐到蜂蜜,每一种药引都有其独特的功效和适用场景。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中药药引的相关知识,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中药。

什么叫药引,具体有哪些作用?

药引是引药归经的俗称,指某些药物能引导其它药物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或某一经脉,它就像一个导游一样,起“向导”的作用。

中药的药引子在中医药实践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能够引导药物直达病变部位,增强药物疗效,减轻或消除药物毒性,改善药物口感,并保护胃肠道不受药物伤害。

常用药引有哪些?

食盐

咸、寒,入肾、胃、大肠经,有强筋骨、软坚散结、清热、凉血、解毒之效。

治疗肾阴亏虚的药物,宜用淡盐水送服,取其咸能入肾。

生姜

辛、温,入肺、脾经,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之效。

治疗风寒感冒、胃寒呕吐时,常用生姜为引,以增强疗效。

葱白

辛、温,入肺、胃经,有散寒通阳、解毒散结之效。

治疗感冒风寒、小便寒闭不通时,常用葱白为引。

灯心草

甘、淡、微寒,入心、小肠经,能清心除烦,利尿通淋,可引心经之热从小便排出。

治疗心火旺盛、小便短赤时,宜用灯心草为引。

粳米

甘、平,入胃经,有益气健胃之效。

治疗火热病证需用大剂量苦寒药物时,以防苦寒败胃,常取粳米为引,以顾护胃气。

大枣

甘、温,归脾、胃经,能益气补中、养血安神,调和药性。

使用峻烈药物时,常取大枣缓和药性,以防止中毒。

蜂蜜

甘、平,入肺、脾、大肠经,能滋养、润燥、解毒。

治疗肺虚燥热、肠燥便秘病证时,常用蜂蜜为引。

食醋

酸、平,有散瘀止痛、收敛固涩之效。

治疗妇女带下、血热崩漏、蛔虫腹痛病证时,常取食醋1汤匙作药引。

红糖

甘、温,能补中、祛瘀。

治疗产妇恶露不畅、少腹冷痛病证时,常取红糖为引。

注意事项

在使用药引时应当遵循医嘱,由医生根据病情而定,如果没有特殊交代,一般是不需要添加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