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急急如律令” 翻译成“swift and uplift”,你怎么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急急如律令” 翻译成“swift and uplift”,你怎么看?

引用
百度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4351986794436755

最近,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急急如律令”这句道教咒语的翻译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从最初的“quickly quickly biu biu biu”到官方确认的“swift and uplift”,这场翻译之争不仅反映了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困境,也引发了人们对文化传承与传播的深入思考。

最近,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海外翻译在网络上掀起了一阵热潮。其中,太乙真人那句经典的 “急急如律令”,更是成了大家讨论的焦点。

起初,网上盛传海外版将其翻译成了 “quickly quickly biu biu biu” ,这个充满趣味和喜感的翻译瞬间点燃了网友们的热情,相关话题迅速冲上热搜榜首。大家纷纷调侃,这翻译简直是 “脑洞大开”,虽然充满创意,但似乎和原本咒语的神秘庄重感相差甚远。

不过很快,影片海外发行商华人影业工作人员就出面辟谣,称这个翻译是假消息。随着电影在海外陆续上映,“急急如律令” 的真实翻译也浮出水面 —— “swift and uplift”。这个翻译一曝光,再次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大家开始各抒己见,探讨这个翻译究竟是否恰当,它又是否准确传达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 。

被误传的 “神翻译”

“quickly quickly biu biu biu” 这个翻译之所以能在网络上引发如此大的热议,一方面是因为它与人们印象中的传统翻译大相径庭,充满了现代网络文化的诙谐感。

“biu biu biu” 这样的拟声词,通常出现在游戏、动漫等充满趣味和幻想的场景中 ,和古老神秘的道教咒语 “急急如律令” 搭配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让人忍俊不禁。另一方面,随着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大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海外传播时的呈现方式愈发关注。《哪吒》系列电影作为中国动画电影的杰出代表,承载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太乙真人的这句 “急急如律令” 更是其中的经典台词,所以当这样一个看似 “离谱” 的翻译出现时,自然会引发网友们的广泛讨论和关注 。

在信息快速传播的网络时代,假消息往往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扩散。“quickly quickly biu biu biu” 这一翻译被误传,也反映出在信息获取过程中,人们对于娱乐性、新奇性内容的偏好。很多人在看到这个有趣的翻译时,可能没有经过仔细核实就进行了转发和评论,从而导致假消息愈演愈烈。直到影片海外发行商出面辟谣,这场由翻译引发的 “闹剧” 才暂时告一段落 。

“swift and uplift” 的剖析

(一)翻译的优点

当我们仔细分析 “swift and uplift” 这个翻译时,会发现它确实有一些可圈可点之处。从 Deepseek 的分析来看,“swift” 与 “uplift” 首字母相同,形成了头韵 ,读起来朗朗上口,强化了咒语的节奏感。在紧张刺激的施法场景中,这样简洁有力的表达能够迅速抓住观众的注意力,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法术施展时的紧迫感和动态感。

同时,“swift” 传达出 “迅速” 的含义,“uplift” 有 “提升、振奋” 之意,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提升能量,这与 “急急如律令” 想要表达的迅速施展法术、激发力量的意象是相契合的。对于不熟悉中国道教文化的海外观众来说,这个翻译能够让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台词的大致意思,不会因为文化差异而产生过多的理解障碍,从而保证了观影的流畅性 。

(二)翻译的不足

然而,这个翻译也并非完美无缺。“急急如律令” 作为道教咒语,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律令” 一词,在道教文化中并非仅仅是简单的 “命令” 之意,它背后还涉及到道教的神灵体系、法术观念以及历史文化背景。在古代,“急急如律令” 最初是汉代公文用语,后来被道教吸收,成为咒语的一部分,具有一种神圣不可违抗的权威性。而 “swift and uplift” 这个翻译,虽然简洁明了,但却未能充分体现出 “律令” 所蕴含的这一丰富文化内涵,使得这句咒语在文化传承和传播方面有所缺失 。

从角色塑造的角度来看,太乙真人在《哪吒》系列电影中是一个幽默诙谐、充满个性的角色。他的那句 “急急如律令” 也带有一种独特的喜感和反差萌。相比之下,“swift and uplift” 这个翻译显得较为正式和严肃,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太乙真人这一角色的幽默形象,让观众在感受角色魅力时大打折扣 。

那些脑洞大开的翻译

在这场关于 “急急如律令” 翻译的讨论中,网友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出了许多有趣的翻译版本。这些版本各具特色,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对这句咒语的理解和翻译的可能性 。

(一)直译的探索

从字面意义出发,“急急如律令” 可以翻译成 “Quick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或者 “Immediately follow the spell”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海外上映版本中,“急急如律令” 被翻译为 “Be quick to obey my command”,意思是 “快速听令”,相对比较贴切。但这些直译版本虽然能够传达出基本的命令含义,却难以完美体现 “急急如律令” 所兼具的命令性与咒语的神秘感。

为了让译文兼顾韵律与权威感,节奏上更加短促有力,也有一些更具文学感的翻译尝试,比如 “Swiftly, as decreed by celestial law”(迅速地,如天律所 decree) 、“Hasten, by Heaven's command!”(赶快,奉上天的命令!) 、“Expedite! By divine order.”(加速!奉神的命令) 。这些翻译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原有的命令感,并且通过使用一些古体词或书面语,增添了尊贵与威严的感觉,但仍然难以完全还原 “急急如律令” 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 。

(二)象声词创意

2019 年《哪吒之魔童降世》出海时,微博曾掀起哪吒台词梗翻译大赛,针对 “急急如律令”,人民日报微博给出了网友的翻译:“fast fast biu biu” 。网友以 “fast” 对应 “急急”,“biu” 模拟法术特效声,这种翻译兼顾了趣味性与节奏感,成为网络热议的 “神翻译” 。

它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让观众在观影时更容易产生共鸣和代入感。尤其是对于年轻观众来说,这种充满创意和潮流感的翻译更容易被接受 。然而,这种翻译方式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对于不了解中国文化和网络文化的海外观众来说,“biu biu” 这样的拟声词可能会让他们感到困惑,完全无法理解其含义,从而无法准确传达 “急急如律令” 的本意 。

(三)保留拼音的尝试

部分网友主张直接使用 “Ji Ji Ru Lyu Ling”,类比《狮子王》中的 “Hakuna Matata”,通过文化输出让英语观众接受原声咒语 。就像《哈利・波特》中伏地魔的 “阿瓦达索命” 咒,“Avada Kedavra” 虽然发音拗口,但也已经被中国观众欣然接受,甚至哈迷们张口就能来一句 “阿瓦达啃大瓜” 。这种保留原音的翻译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 “急急如律令” 的原汁原味,让海外观众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同时,也有助于推动中国文化元素在国际上的传播和认知 。然而,直接使用拼音也面临着挑战,对于不熟悉中文发音和中国文化的观众来说,理解和记忆这样的拼音词汇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通过更多的背景介绍和文化解读来帮助他们理解其含义 。

(四)借用西方咒语

英语学习博主 “侃英语” 提到一个西方魔术师表演时常念的词:“Abracadabra” 。词典解释是:“a word that people say when they do a magic trick, in order to make it successful 当人们表演魔术时总会喊这个词以希望魔术成功” 。该词的发音与意境和 “急急如律令”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便于西方观众理解 。

借用西方观众熟悉的咒语来翻译 “急急如律令”,可以让他们更容易产生联想和共鸣,快速理解这句咒语在影片中的作用和意义 。但这种翻译方式也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 “急急如律令” 所特有的中国文化特色,让其失去原本的独特性 。

文化负载词翻译的思考

“急急如律令” 这样的翻译问题,实际上反映出文化负载词翻译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性。文化负载词是指那些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具有独特含义的词汇,它们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价值观等丰富信息 。在跨文化传播中,准确翻译文化负载词是实现文化有效传播的关键。

然而,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过程中,如何在保留文化特色和便于观众理解之间找到平衡,一直是翻译领域的难题。一方面,如果过于注重保留文化特色,采用直译或音译的方式,可能会导致译文晦涩难懂,让观众难以理解其含义;另一方面,如果为了便于观众理解而过度意译,又可能会丢失原文的文化内涵,无法传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

以 “功夫” 一词的翻译为例,最初将其直译为 “Kung Fu” 时,外国观众可能对这个词感到陌生和困惑,但随着中国功夫电影在全球的广泛传播,“Kung Fu” 逐渐被国际社会所接受,成为了一个代表中国武术文化的标志性词汇 。这表明,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如加注、解释、结合文化背景等,帮助观众理解其含义,同时也可以借助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传播渠道,让观众在不断接触和了解的过程中,逐渐接受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

对于 “急急如律令” 的翻译,我们也应该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待。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观众对于不同文化的接受度和包容度也在不断提高。我们可以尝试多种翻译方式,在保留文化特色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注释、解释或结合影片情节等方式,帮助海外观众理解其含义 。

同时,随着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他们愿意花时间去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的内涵和精髓。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尝试,我们一定能够找到一种既准确传达文化内涵,又能被海外观众接受的翻译方式 。

翻译的艺术与文化的桥梁

从 “急急如律令” 的翻译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与交流。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变得愈发频繁,翻译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每一个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都像是一次文化的跨洋之旅,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情感 。

希望大家能够更加关注文化交流中的语言转换问题,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积极探索更加准确、生动、富有文化内涵的翻译方式。让我们共同努力,通过翻译这座桥梁,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也让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