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孩子踢足球长不高?误会大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孩子踢足球长不高?误会大了!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687809

春天是孩子长身体的最佳时机,进行合适的体育锻炼,会让孩子长得好、长得高。说到适合孩子的运动,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篮球、游泳、羽毛球、跳绳……

至于足球,不少家长的下意识反应可能是迟疑:“呃,踢足球会不会长不高?”

毕竟一说到足球运动员,我们很容易想到几位世界著名的足球运动员,他们外形上的共同特点之一是:身高都不高。马拉多纳身高1.65米,而梅西身高1.69米,哈维也同样只有1.69米高。

而说到另一项球类运动——篮球,我们一般想到的是下面这几位:



姚明就不用说了,身高2.26米,易建联也有2.13米,林书豪身高1.91米。他们的身高都远远超过了普通人。

那么,这些运动员身高的强烈对比,是不是就恰好证明了“打篮球能长高,踢足球长不高”呢?当然不是。今天,我们就来为足球正名——

为什么说踢足球不会长不高?

首先,足球本身是一项对身高包容度很高的运动。

职业足球运动员身高范围很大。在世界著名足球运动员中,既有梅西这样身高不到1.7米的小个子,也有C罗这样1.85米的高个子,甚至还有范迪克这种1.93米的超高球员。

身高本身并不是这些人成为出色足球运动员的原因。

当然,像C罗这样身材高大的著名足球运动员并不是多数。这是因为足球运动员要求速度和腿脚敏捷,腿短者也更擅长足球的控制,所以足球运动员身高普遍比打篮球的低,并不是踢足球导致了腿短。

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在球场上看到的运动员通常是有高有低的,高度参差不齐。

其次,在篮球排球等运动项目中,身高是重要的优势。这就造成了这些运动项目在早期选拔中会更倾向高个子的人。而在业余篮球运动中,矮个子因为身高劣势也会较少参与。这样一来,就给人造成了“打篮球更容易长高”的错觉。

下图中的这些中国男篮队员们的身高都在2米以上⬇⬇

事实上,打篮球跑跳动作较多,可以增强体内新陈代谢,有利于骨骼的发育,这对青少年长高会有一定帮助。但单纯的打篮球对身高的增幅影响并不大。

此外,维生素D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通常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对于孩子的生长是非常有好处的。对大多数人而言,只需要进行10分钟左右的阳光照射就可以生成大量的维生素D。

而踢足球是一项户外运动,孩子在踢足球的过程中,就可以顺便补充维生素D,何乐而不为呢。

研究表明:

足球运动更能促进骨龄发育

在近年北京体育大学开展的一项小学生体质测试研究中,分析了不同项目体育教学(包括太极操、网球、田径、足球、毽球)对6~7岁小学生骨龄发育的影响。

研究人员在2015年、2016年、2017年每年10月中旬,定期对北京市海淀区6所小学共计690名的一年级学生(6~7岁)进行身体发育指标(身高、体重)、骨龄的测试。

该研究发现:经过 3 年的时间,5 个项目教学组的学生中,足球组、田径组男女生骨龄均值都较其它3个项目组高,说明足球和田径较其它3个项目更能促进骨龄的发育,尤其是足球教学。足球、田径运动对骨龄的影响比网球、毽球、太极操大,且足球运动对骨龄的影响出现较早。

所以,“踢足球长不高”真的是一场误会。踢足球不光不会让孩子长不高,还会促进孩子发育,有利于补充维生素D,帮助钙的吸收。

多样运动更有助长高

如果家有爱踢足球的孩子,不必为影响身高而担心,当然也别忘了让孩子进行其他类型的运动。

按照孩子的年龄和发育水平,选择跳跃、慢跑、跳绳、骑车、踢毽子、篮球、排球、游泳、伸展体操和引体向上等。这些运动能牵拉肌肉和韧带,刺激软骨增生,对脊柱四肢骨骼的增长有很大帮助。

慢跑等有氧运动

晨起慢跑5分钟,然后做劈腿、前后弯腰、摇动抖动身体等柔韧性放松练习20分钟。推荐年龄较小的孩子做登20~30米高的小坡运动,往上登时放松,下时加速,重复2-4次。

单杠悬垂

单杠悬垂,每次20~30秒,先做无负荷悬垂,再做负荷悬垂,根据孩子的能力做正向手握悬垂,也可以倒挂悬垂(双脚用运动绷带固定)。牵拉身体运动,由爸爸妈妈协助,一人握住双手,一人抓住双脚,同时向相反方向轻轻牵拉身体,每次20秒,重复, 孩子将会在愉快的亲子互动中受益。

游泳、篮球和排球

篮球、排球运动中,有很多跳跃和牵拉身体的动作。游泳不仅能适度牵拉身体,对心肺功能的锻炼也很不错,还可以减少运动中体重对骨关节的压迫和磨损,值得推荐。对罹患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咳嗽的孩子,游泳对呼吸系统的锻炼尤为突出。

跳起摸高

单脚、双脚跳起轮流做,每次须尽力,争取每次跳得尽可能高,重复。

注:运动时要穿着合适的衣物,选择适合的场地;正式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活动四肢;运动量要适中,让孩子达到出汗、发热和面色红润最佳。

长高要诀:

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合理饮食

除了多运动,孩子还需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营养,才有可能长得更高!

充足睡眠

睡眠不足影响孩子们身体健康,也影响孩子一天的活动和学习效率。612岁,每天安排912个小时的睡眠,最好不要少于9个小时;1317岁,每天睡眠时长应为810个小时。

家长要充分认识到睡眠的重要性,帮助孩子创建一个放松、安静的就寝环境,养成定时睡眠的习惯;减少或避免影响孩子睡眠的因素,如噪声、温度过高或过低,光线太强等。

合理饮食

人体的生长,完全来自于入口的食物质量,想让孩子长得高,各种营养素都要均衡。

日常饮食中,普遍粥、米、面等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而蛋白质和钙的量缺乏。尤其在春天长个儿高峰期,孩子的身体需要更多蛋白质和钙,这是长个儿的「原动力」,缺了可不行!

瘦肉、蛋类、鱼类、奶和豆制品含有优良的蛋白质和钙质,要保证交叉、交替、均衡供给。

此外,心理因素也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不良的心理因素往往会影响人体大脑和内分泌的功能。在孩子身体没有疾病,却出现生长发育缓慢的情况下,家长该考虑一下是不是孩子的心理出了问题,从而打破生长激素分泌的日常速率。

所以,我们要让孩子尽量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避免过于焦虑,影响腺体分泌。

每个孩子的生长规律并不一样,家长要以平常心对待,在遵循生长规律的基础上,再辅以有利条件。无论孩子长得多高,收获一个健康体魄,才是最重要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