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会说话的双手——无障碍世界的重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会说话的双手——无障碍世界的重建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227A097T500

手语不仅是聋人群体的交流工具,更是一种独特的视觉语言。它不仅依靠双手,还需要面部表情和身体姿态的配合。同时,不同国家的手语也存在差异,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会说话的双手的世界,感受无障碍交流的魅力。

为什么手语表达时常会伴随着表情?

人们通常认为手语是完全依靠双手作为发音器来完成交流的,这是对手语最常见的误解之一。在与聋人交流时,我们可以看到聋人除了双手一直在“发音”外,他们的头和身体可以发生倾斜,眉毛可以上扬或皱起,眼睛视线的方向以及口部也有丰富的变化。这些除手以外的其他发音行为,如身体、头、面部表情的变化,被称为手语的非手控特征。

在1986年出版的《聋人手语概论》中,傅逸亭和梅次开设计了一项有趣的实验,他们让聋人在用手语交流时戴上口罩,结果发现,若其中一方佩戴口罩遮住口鼻及全部脸颊,手语的清晰度只有50%,一些与情感相关的词汇无法正确表达。手语学习者在与聋人群体交流时,同样的手语水平如果配合丰富生动的表情体态往往会被认为手语的流利度较高,更容易被聋人群体接受。

手语表达真的无国界吗?

其实世界各国的手语表达会有一些不同。任意性与象似性是语言符号系统的两个基本属性。任意性一般被认为是语言的基本特征之一,指语言形式与其指标的外界实体之间没有任何自然的对应关系,而是“约定俗成”的。因此不同的语言在表达同一概念时,会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不同的手语在表达相同概念时,对手势形式的选择也是任意的,如丹麦手语、美国手语和中国手语中表示“树”的不同手势,虽然都是对树的外形特征进行模仿,不同的手语却选择了不同的手势形式。

一起学习一些简单的手语表达吧!

随着我们对手语认识的不断深入,手语的语言地位、文化价值以及社会意义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甚至很多国家已经对手语进行立法,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多个国际组织倡导在公开场所使用手语,配备手语翻译,以方便听障群体及时了解相关信息。

尊重手语学习手语,不仅会使聋人群体在社会交往中,尤其是在教育、医疗、法律事务等过程中享有平等的语言权益,提高其整体教育水平,还有助于建立更加包容、无障碍的社会环境。让我们一起学习使用手语这样一门有趣、生动的视觉语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