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2025年GDC:AI赋能医疗,上海领跑"AI+医疗"新赛道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025年GDC:AI赋能医疗,上海领跑"AI+医疗"新赛道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224777

"AI(人工智能)的尽头是医疗。"在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GDC)上,这句话被反复提及。从医学影像的智能诊断到手术机器人辅助操作,再到临床决策支持和医院管理,AI正深刻地改变着医疗行业。


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GDC)"AI焕新,塑医疗未来"论坛现场

作为中国AI医疗发展的前沿城市,上海在政策、技术、产业等多方面持续发力。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发布病理大模型,到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推出全球首台贴片式超声设备及AI识别技术,再到上海市建成集"算法-算力-数据"三位一体的医疗大数据训练设施,上海正逐步构建起完整的AI医疗生态体系。

政策引擎,生态筑基

早在2017年,上海就发布了《关于本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利用认知计算和深度学习技术提升诊疗辅助、健康管理和养老照护等服务能力。随后,上海又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文件,设立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专项资金,推动AI医疗的规模化应用。

技术创新,多点开花

上海市肺科医院:打造AI医疗"模型群"

上海市肺科医院副院长陶蓉介绍,医院已实现DeepSeek70b与671b模型本地化部署。在AI医学影像辅助系统方面,通过AI技术,医生可以快速生成CT影像检查报告,工作效率大幅提升。此外,医院还研发了肺部智能手术规划系统,将手术规划时间从2-4小时缩短至2-5分钟。


上海市肺科医院副院长陶蓉

瑞金医院:构建医疗AI"大模型群"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市数字医学创新中心专职副主任朱立峰介绍,瑞金医院研发的医疗AI大模型已形成"大模型群",包括病理大模型、胸部影像大模型和医学文档大模型等。其中,最新发布的RuiPath(瑞智)病理大模型覆盖中国90%的常见癌种,具备深度思考能力,可以开展互动式病理诊断对话。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市数字医学创新中心专职副主任朱立峰

上海六院:AI+硬件创新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郑元义表示,通过将AI与硬件结合,可以实现更强的创新。医院与多家机构合作,研发了手骨骼超声AI成像设备、肌骨超声断层成像设备等创新产品。其中,贴片式超声设备已获得国内首张注册证,可用于评价人体肌肉收缩力相关指标,并已服务于国家重大航天项目。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郑元义

临转院:打造AI医疗赋能平台

上海临床创新转化研究院(临转院)总裁段琦表示,临转院将加快技术攻关并孵化出更多高质量的医疗人工智能应用与产品,全面提升医疗行业效率与质量。截至2025年2月19日,全国已有至少14家三甲医院部署了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


上海临床创新转化研究院总裁段琦

技术温度:以人为本的医疗创新

医疗科技企业卫宁健康总裁王涛表示,AI医疗的想象空间不仅仅是"用AI辅助医生",而是会以技术变革,重塑现有的医疗服务模式,例如预防性医疗、个性化医疗、整合性医疗等。上海太翼睿景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雷新刚则表示,将深耕精神心理科、重症医学科、康复科等领域,利用大模型技术提升医疗效率和质量。

上海市肺科医院目前使用的大语言模型已嵌入患者风险预警系统,可以对治疗过程中可能的风险进行预判、预警。智能输液监控系统的准确率高达98%,显著降低了医疗成本。此外,医院还部署了可以人机对话的AI机器人进行智能随访,随访成功率大幅提升。


上海市肺科医院智能随访机器人

陶蓉表示,希望通过数据算法以及算力的加持,回归医疗本心,将冰冷的技术化作温暖的服务,温暖患者,温暖医务人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