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收好!让这6个摄影用光基础概念,来拯救不懂光影的你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收好!让这6个摄影用光基础概念,来拯救不懂光影的你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NO66MP8053496H9.html

摄影是一门用光的艺术,光线的方向、质量、色彩等都会对照片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将为您介绍6个摄影用光的基础概念,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光线,提升摄影水平。

解析光影背后的秘密

关注光线是改善拍摄效果的最重要途径。同一场景中,不同的光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画面效果。若想在摄影这门艺术形式中,实现“创作”高度,了解和学习使用光的一些基本特征,是一节必修课。否则,您将无法实现或创建所需视觉效果。

为了利用光的力量和特质,摄影师必须与光建立真实的关系。正如人际关系一样,理解是最好的切入点。虽然光影是看得见摸不着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六个基础的用光思维(光位、光质、光色、光度、光比、光型),发挥光影创造潜能。

光位:光从哪里来?

光线的方向与在图像中产生的阴影有很大的关系。更加精确地说,光的方向控制阴影的形式与画面的质感和深度。

当我们浏览一个场景时,双目视觉使我们从三个维度(高度,宽度和深度)产生对空间的立体感。但是,当该场景以照片的形式显示在屏幕或打印在纸上时,图像只有两个维度(高度和宽度)。因此照片的深度感是由几何形状与阴影产生的。这也证实了,光影的形态可以改变观众对图像中场景元素的认知。因此学习看着光思考影将是摄影之路上的必修课。

不同的光位:

正面光:

光源与摄影师(相机位置)呈0°角。通常被摄对象面对光源,摄影师(相机位置)背对光源,或光源位于摄影师与被摄对象之间。

正面光明使物体均被均匀照亮,减少了可见阴影,因此使主体细节(例如皮肤纹理)最小化。提供了非常明亮和清新的主题并创造出平和的外观,这也是为什么它在时尚和美妆摄影中非常受欢迎的原因。但是由于无法在场景中添加阴影,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了明暗变化,导致主体立体感较差,难以突出被摄主体的情绪。

前侧光:

光源与摄影师(相机位置)呈45°角。通常光源位于被摄对象的斜侧方,是在拍摄中使用较为广泛的光位。

前侧光比较符合人们对自然光线的视觉习惯。能够产生明显的明暗变化,表现被摄主体的细节与质感,并在二维艺术形式中,展现深度和体积。在人像摄影中使用最为普遍,不仅可以表现人物的外形特征,还可以突出一定内在情绪。

侧光:

又称正侧光,光源与摄影师(相机位置)呈90°角。这种交叉照明会投射从相机位置可见的阴影,主体两侧由阴影产生的明暗调各占据一半。

侧光可以最大程度增加被摄主体的质感和体积感,以强调表面细节。在风光题材中可以更加强调视觉层次,在静物或人像的拍摄中,可以最大化氛围与情绪。但是需要注意,这种情绪化的照明设置,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令人产生恐惧感!

后侧光:

又称为侧逆光,光源与摄影师(相机位置)呈135°角。通常光线来自被摄体的后侧方,能够为主体打出清晰的轮廓。

侧逆光可以为主体勾勒出了浅浅的轮廓,使之呈现出较强的立体感,并且可以将被摄对象与背景做出最有效的分离。

背光:

又称为逆光,光源与摄影师(相机位置)呈180°角。背光能为被摄对象创建清晰的轮廓,并在对象和背景之间形成清晰的分隔。

背光将被摄对象面对相机的一面置于阴影下,从而使被摄主体只保留轮廓信息,而不包含任何细节,我们所看到的剪影效果都是通过该光位实现。当然我们也可以正确曝光被摄主体,从而使背景处于过曝状态,以实现空灵的亮调效果。

顶光:

光源来自于被摄体的正上方,能带来严肃与神圣的氛围,但并非适用于所有被摄主体。

在拍摄人像题材时,人物的头顶、前额、鼻头都将被光线打亮,而眼窝,两腮和鼻子下面将完全处于阴影中,会营造出一种反常奇特的形态,通常并不适用人像的拍摄。在自然光线下,如正午的阳光就是处于该光位。

光质:光线具有哪些品质?

在本章开始时,我曾说过:“看着光,思考影”。阴影将揭示有关照明的许多细节。例如,您可以从阴影上看到光源的方向。甚至还可以通过阴影的边缘,了解光的品质。

想想阴影它们的清晰度是否很高?晴天时作用于主体的阴影,边缘是清晰还是模糊?如果是阴天的阴影,那么阴影的品质会产生哪些变化?摄影师将产生清晰过渡阴影的光线称为硬光,将产生模糊边缘过渡阴影的光线称为柔光或软光。不同的光质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视觉氛围,这也是我们运用的准则。我们可以通过上图看出硬光与柔光之间的差异。

硬光:

能够增加被摄主体的视觉深度,高对比度特性营造出强烈的画面情绪,并为您的照片增添前卫,坚韧的视觉效果。在人像摄影中使硬光的被摄对象将显得强壮而严肃,产生一种棱角分明的感觉。

软光:

相比于硬光更讨人喜欢。它通常看起来更自然,使主题显得更柔和平滑。柔光比硬光更宽容,并且所需的修饰更少,在人像摄影中它可以帮助抚平皮肤的瑕疵。因此柔光较广泛地用于拍摄人像和时装美妆以及美食等题材。

硬光与柔光是如何产生的?

光线具有不同的品质,通过了解这些差异我们可以预期所需的拍摄效果,那么下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即是如何实现它们。

光线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光源与被摄对象之间的相对的大小。当光源的相对尺寸小于被摄物体的尺寸时,会产生硬阴影。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太阳的大小很大。然而,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使其在我们的天空中显得相对较小。因此,在阳光明媚的晴天,太阳所产生的光线较硬。

相反,当光源相对的尺寸大于被摄物体时,光线会环绕拍摄对象,产生柔和的阴影。假设天空中出现了云,您会注意到阴影的边缘变得非常柔和。本质上,当太阳光线穿过云雾时形成了散射,云代替了太阳作为光源。因此,光不是从一个方向(太阳)向您照射,而是从多个方向(云)向您照射。

作为摄影师,我们有许多方式可以增加光源的表观尺寸。例如拉近光源与主体之间的距离,使其更加柔和,或拉远使其更加硬。当然,我们也可以借助一些工具使其产生散射或漫反射以及反射,来实现更加柔和或更加硬的光质。

散射光:

在光源与被摄对象之间半透明的物质。云是如何扩散阳光的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水蒸气会导致光线从多个角度而不是直接从太阳射向被摄体。当然窗户上的透明窗帘也是很好的漫射形式,我们在棚拍时所使用的柔光箱就是利用了该原理。

漫反射光:

光线撞击(非光滑透明)物质表面,然后漫反射至被摄对象上,由于漫反射会增加光源的视在尺寸,因光会变得更柔和。我们使用闪光灯进行“跳闪”或使用反光板反射柔光也都运用了该原理。在户外拍摄时,云既是天然的扩散器又是天然的漫反射器,当太阳的光穿过云层时,它们就是散射体。当光从云层反射时,云层将充当漫反射体。

反射:

漫反射是投射在粗糙表面上的光向各个方向反射的现象。然而反射光是投射在平滑的表面,那么大多数的光会沿同一方向反射出去,大量的光线汇聚就会形成闪烁的效果,并视反射表面的光滑程度保留一定较硬的光质量。

光色:色彩如何显现?

在之前的章节中我们提到过,在拍摄中可以通过自定义白平衡实现某些特殊的创意效果,例如让眼前的场景更冷或更暖,甚至还可以通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