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表情心理学:如何通过表情管理提升个人魅力
微表情心理学:如何通过表情管理提升个人魅力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体能做出良好的适应,并且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
表情是来源于人的心理,与人的心情密切相关,理解、学习表情,用表情感染他人很重要。
在学习微表情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表情”是什么。大家都知道,表情是表达我们内心情绪情感媒介,而表情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具有跨文化和跨种族的一致性,也就是说,不论哪国人,都只会有这7种基本表情:恐惧、害怕,快乐、高兴,悲伤,愤怒,惊讶,厌恶、讨厌,轻蔑。
管理微表情就是在管理颜值
《演员请就位2》,尔冬升导演点评陈宥维的哭戏,说他哭得好尴尬,好像嘴里嚼着口香糖,连五官控制技巧都不会,毫无美感。
可是戏外的陈宥维是个大帅哥,静静地站在台上就很帅,可一演戏,他的帅就破碎了。看来,没有管理好微表情的演员,镜头下的颜值也是会打折的。倪匡在《今夜不设防》里就直接对巩俐说,你真人丑,可是在电影里很漂亮,黄沾也说她身体语言很好,走路非常好看。
没见过真人不好评论,但巩皇是微表情管理大师,连郎平抓笔的动作都学得一模一样的人,当然知道怎么在镜头里更迷人。不仅演员需要微表情管理,我们普通人做好微表情管理,也会让长相顺眼好多。
学会自我审视微表情也很重要。比如可以对镜子观察,或者用手机自拍,对自己的五官要有充分的了解。
好看的笑容要牙齿和其它五官和谐搭配。牙齿洁白整齐,露齿笑会很有感染力,有些人适合静态笑,像刘亦菲抿着嘴笑会更优雅。
但不管怎么笑,自然大方的笑容,这些细节要做到位:
- 嘴角要上扬:有些人的笑容很僵硬,皮笑肉不笑,因为他们笑的时候嘴角是向下的。
- 不仅嘴巴笑,眼睛、肌肉也在笑:真的笑,需要让负责笑容的肌肉全部参与,下眼睑微微上扬,眼角外会出现鱼尾纹,会鼓胀起来,甚至高到使你双眼变窄变细,嘴角上扬,嘴巴变长,嘴角外部会出现笑纹,这样的笑才让人觉得真实。
- 不显胖的笑,拉长下巴曲线:有些脸大的女生,笑得不自信,觉得一笑肉就铺开了,像个大号披萨饼,这时不妨下巴稍稍发力,拉长下巴曲线,圆脸女生也适用。另外,有卧蚕的女生也好适合笑,比如高圆圆,笑起来眼神温柔, 温婉亲切。
无意识状态下覆舟嘴,容易让人觉得你不好亲近,见人时要适当提醒自己嘴角上扬。长相不仅仅是天生的,还由后天的微表情组合而成,《微表情心理学》里说,我们的脸,不仅是静态的外貌长相,也有动态的面部表情。额头、眉毛、眼睛、鼻子、嘴巴只是物理特征,再加上它们活动特征,才构成真正的你。改变物理特征太费周折,可是活动特征有意识地提醒就能优化,抓颜值管理不如先抓表情管理。
管理微表情就是在管理情绪
一个正常人的面部有44块肌肉,与缠在软骨和骨骼上的血管、神经以及光滑紧绷的皮肤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可以摆出5000多个表情,每个表情背后都有不同的心理活动和情绪表达。同样地,情绪表达也会作用于面部表情。我们的肌肉也是有记忆的,每一次喜怒哀乐,都会在身体的各个部分留下轻微的痕迹。当你不断重复某种情绪时,情绪的痕迹就加深,直至成为你的标签。压力大时 ,喜欢皱眉,久而久之成了习惯,两条眉之间成了个川字,不笑的时候,看着就有点苦。
相书里说,“眉头阔,大快活”,意思是眉间距宽的人比较容易快乐,不那么纠结、固执。一个人面相是否舒展,会先看看他的眉毛,检查自己最近的情绪是否管理到位,也会从眉间距入手,看两眉之间能否放下两个手指头,有打褶的迹象,赶紧找些舒缓的方式打开心情。别纠结成一眉道长,才发现面相不可挽回。要劝自己少生气,因为怒目久了眼珠会突出, 更何况天天不开心,日积月累就会成为苦瓜脸,比生气的张飞更可怕。多想开心的事,嘴角才会上扬,眼神才会有光,肤色也会跟着发亮,持续心情好,就会持续发光发亮。
管理微表情就是在管理社交
Twins出道时,媒体会更喜欢阿Sa些,她在镜头前总是笑容灿烂,
记者很少拍到她黑脸的瞬间,相反阿娇就有点“木口木脸”,让人觉得严肃,不好相处。其实阿娇也是个比较单纯可爱的姑娘,只是她没阿Sa会表情管理,也不擅长语言表达。不会表情管理是很吃亏的,也许你人品纯良,但世人都喜欢以貌取人。好比林黛玉和薛宝钗,林黛玉喜欢和不喜欢都真情流露,可是薛宝钗不论对谁都一片喜气洋洋。我们用上帝的视觉看,当然喜欢林黛玉,但如果在大观园里,你我也许会和其它丫鬟小姐一样更喜欢薛姐姐。而且从微表情去认识一个人,很节约时间成本,也许不完全准,但也有心理学依据。一个人的眼神躲躲闪闪,眨眼次数比较多,会觉得他不诚实。在《演员请就位2》里,张大大被尔冬升说像小偷,也是因为他没有眼神,眼睛像在躲避警察,鬼鬼祟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