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宝宝好好吃饭:偏食、不愿自己吃、不愿分享怎么办?
让宝宝好好吃饭:偏食、不愿自己吃、不愿分享怎么办?
宝宝为什么会出现偏食的情况?应该如何改善宝宝的偏食问题?父母又该如何鼓励宝宝自己吃饭呢?关于孩子的饮食问题,让我们听听专家的建议。
宝宝为什么会偏食?该如何改善宝宝的偏食问题?
造成孩子不吃某类食物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是父母本身偏食,第二是宝宝对某一类食物的接受度较低。一般来说,孩子的口味喜好和父母相近,父母不爱吃的食物,通常孩子也不容易吃到,没有机会尝试,以致于对这类食物会产生抗拒感。
因此,要避免宝宝偏食,从宝宝6个月大开始尝试副食品阶段,就应该提供宝宝各种食物,让宝宝每种食物都有机会尝尝看。
此外,如果宝宝偏食的原因是由于对某一类食物的接受度低,有可能和宝宝的天生气质有关,有些宝宝对新事物的接受度较慢,建议父母不妨多试试,从一小口开始,循序渐进提高宝宝对不同食物的接受度,但不宜强迫宝宝吃,以免影响用餐气氛。
值得注意的是,宝宝若曾经对某一类食物有过不好的进食经验,对这类食物的接受度也会较低。提醒父母给宝宝吃的食物,需注意软硬度和质地的变化,应将食物切成适合宝宝吞咽的大小,口感多变化丰富宝宝的味觉,利用食物的颜色吸引宝宝的视觉,都有助于提高宝宝对食物的接受度。
长辈习惯喂食,该如何鼓励宝宝自己吃?
让孩子学会自己吃饭,亦是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的重点项目之一。从宝宝开始吃副食品,就可以让宝宝练习自己吃东西。越早开始训练宝宝自己吃,宝宝吃饭的技巧就会越来越好。但是,如果长辈习惯喂食,年轻父母可能无法说服长辈放手让宝宝自己吃,但是,父母说不动,可以让孩子来跟长辈说。
大约在2岁阶段,每个宝宝都会经历生命中的第一个叛逆期,凡事都想要自己来,这是孩子展现自主性的成长必经过程,这时候,父母可以跟宝宝说:长大了,会自己吃饭,不需要再让阿公阿嬷喂了喔!
当宝宝想要展现自主性,会主动拒绝让长辈喂食,年轻父母就可以顺水推舟,鼓励孩子自己吃。不过,父母也要有帮孩子善后的心理准备,可别因为孩子吃得髒兮兮而责骂孩子,打擊孩子想要自己吃飯的信心。
自己吃不完、不想吃却不肯分享,该怎么办?
父母应了解孩子不愿意分享的原因,例如是由于孩子还未发展出群我的观念,还是由于孩子的情绪没有被处理,所以不愿意分享。如果孩子是由于有负面情绪没有被处理,父母应优先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
孩子是先建立自我中心的概念,经过后天社会化的过程,再慢慢发展出群我的互动关系。所以父母必须从生活中,慢慢帮助孩子建立起分享的习惯,让孩子了解到把东西和别人分享,不代表失去。
日常生活中,可以跟孩子说:妈妈也想吃,可以给妈妈吃一个吗?身教重于言教,父母乐于分享、不浪费食物的态度,孩子会跟着模仿及学习。所以,如果孩子是由于父母要求分享而不高兴,就要将问题回归到父母的教养态度。
此外,藉由绘本故事内容,也有助于让孩子了解珍惜资源的意義。最重要的是,父母帮助孩子建立分享概念的过程必须是愉快的,让孩子感受到分享的喜悦,避免强迫孩子把自己的东西分给别人,因而让孩子感觉被抢夺,不只影响情绪,还带来错误的示范,反而强化了孩子的自我中心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