殁怎么读,又是什么意思?什么去世用殁?殁与卒、陨、故、薨的有什么区别?
殁怎么读,又是什么意思?什么去世用殁?殁与卒、陨、故、薨的有什么区别?
哈喽,小伙伴们,来学字。
本篇笔记,来学一个比较沉重的字:殁。这个字我们在古装剧中肯定看到过,关于去世,也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那殁这个字该怎么读,又是指什么人去世呢?一起来学,沉重的字更要搞清楚,不能乱用。
开始前,照旧先来回顾一下上一篇的内容:
"姒"这个字的正确读音是sì,与数字"四"同音。在古代的亲属称谓中,"姒"指的是兄弟的妻子中年纪较大的那位,而"娣"则指年纪较小的那位。此外,"姒"也用作人名,最著名的例子是褒姒,西周末代君主周幽王的王后,以其美貌和魅力闻名,与"烽火戏诸侯"的故事紧密相关。褒姒的形象在后世文学和艺术作品中经常被提及,成为警示统治者无道和滥用权力的象征。"姒"还是一个姓氏,历史上有元代的姒庸道。
开始殁字的学习。
殁的正确读音为:mò,与莫同音。
在古代的读音记录中,殁的注音为"莫勃切"。这意味着在古汉语的发音系统中,"殁"字的声母取自"莫"字的声母m,韵母则取自"勃"字的韵母o,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mò的发音。读错的小伙伴们可以使用拼音输入法输入"mò"来找到这个字,加深一下印象。
"殁"这个字的字形构成是由"歹"和"殳"两个部分组成的。"歹"在古代汉字中通常指坏或死的意思,而"殳"是一种古代的兵器,后来也用来表示死亡。在"殁"这个字中,"歹"作为形旁,表示字的意义与死亡有关;"殳"作为声旁,提供字的读音提示。
因此 "殁"的本义就是死亡。 在古文中,"殁"字用来表示人或事物的终结或消逝,例如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提到"伯乐既殁兮",意为伯乐已经去世。
此外 ,"殁"还可以通"刎",表示自杀;也可以表示消灭或隐没。
在现代汉语中,"殁"字主要用来书面表达死亡,是一个比较文雅的词汇,常用于纪念逝者或正式的文献中。
殁与"卒"、"陨"、"故"、"薨"这些字在古汉语中都有表示死亡的意思,那他们有什么区别呢?
殁(mò): 本义是死亡,通常用于书面语,是一个比较文雅的词汇。它可以用于表达人的去世,有时也用于表达事物的消亡或结束。
卒(zú) :在古代,"卒"字除了表示死亡外,还有完毕、结束的意思。作为死亡的意思时,它通常用于普通百姓的去世,有时也用于士兵。
陨(yǔn) :本义是指星体从天空坠落,引申为死亡,通常用于比喻有才华或有地位的人突然去世,带有突然和意外的含义。
故(gù) :"故"字作为死亡的意思时,通常是指已故的人,即已经去世的人。它也常用作形容词,表示过去的、旧的或故意的。
薨(hōng) :古代用于诸侯或高级官员的死亡,是一个比较正式和尊敬的表达方式。
关于殁的学习笔记到此。如果有用, 请给个赞赞,如有理解不当的地方,请在留言区告诉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