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叶的特征-叶的组成与形态(药用植物识别)
药用植物叶的特征-叶的组成与形态(药用植物识别)
药用植物的叶子不仅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更是许多中药的主要来源。了解药用植物叶的特征对于中药的识别和鉴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详细介绍药用植物叶的组成与形态,包括单叶与复叶、叶序、叶的变态、叶的内部构造等内容,并通过具体的药用植物实例进行说明。
一、叶的组成
一片典型的叶主要由叶片、叶柄、托叶三部分组成。同时具备三个部分的叶称为完全叶,如桃、梨、桑的叶;缺乏其中任意一或二个组成的则称为不完全叶,如女贞等。
- 叶片:为绿色扁平体,分上表面(腹面)和下表面(背面)。
- 叶柄:是连接叶片与茎的部分,呈圆柱形、半圆柱形或扁圆柱形,于腹面凹陷形成沟槽。少数叶柄基部有膨大的关节称为叶枕。有些叶柄基部扩大成鞘状称叶鞘。如前胡、白芷等科、禾本科植物。
- 托叶:是叶柄基部的附属物,常成对而生。叶片是叶的主要部分,通常为绿色扁平体。叶片的顶端称叶端或叶尖,基部称叶基,贯穿于内部的维管束则称为叶脉。
二、叶片的形态
叶片的形态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叶形:根据叶片的形状长度和宽度比例确定。常见的叶形有针形(如松针)、线形(如韭菜)、披针形(如柳叶)、椭圆形(如杜仲)、卵形(如桑叶)、心形(如鱼腥草)、匙形(如车前草)、箭形(如慈姑)、盾形(如莲)等。
叶缘:叶片的边缘。常见的叶缘形态有全缘(如女贞)、波状(如茄)、锯齿状(如月季、杏)等。
叶尖:叶片的顶端。常见的叶尖形态有卷须状、芒尖、尾状、渐尖、急尖、圆形、钝形、微凹、钝形、微缺、倒心形等。
叶基:叶片的基部。常见的叶基形态有心形(如紫荆)、耳形、箭形、楔形(如一叶荻)、戟形、盾形、偏斜钝形、圆形、急尖、渐尖、穿茎、抱茎、合生抱茎、截形、渐狭等。
脉序:叶脉在叶片上的排列方式。常见的脉序有网状脉序(如枇杷叶、葡萄叶)、平行脉序(如单子叶植物叶脉)、分叉脉序(叶脉为多级二叉分枝)等。
叶的质地:常见的叶质地有膜质(如半夏叶)、干膜质(如麻黄鳞片叶)、纸质(如苏叶)、革质(如枸骨叶)、肉质(如虎耳草、马齿苋叶)、草质(如薄荷叶)等。
三、单叶与复叶
单叶是指一个叶柄上只长一个叶片的叶,而复叶则是指一个叶柄上长两个或两个以上叶片的叶。复叶又可分为羽状复叶、掌状复叶等类型。
四、叶序
叶序是指叶在茎上的排列方式,常见的叶序有互生、对生、轮生、簇生等。
五、叶的变态
叶的变态是指叶在形态和功能上发生的变化,如叶刺(如仙人掌)、叶卷须(如葡萄)、叶捕虫器(如猪笼草)等。
六、叶的内部构造
叶的内部构造主要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表皮具有保护作用,叶肉负责光合作用,叶脉则负责输送水分和养分。
七、叶的分裂
依据叶片裂隙的深浅不同,又可分为:
- 浅裂:裂深度不超过整个叶片宽度的四分之一。
- 深裂:裂隙深度超过整个叶片宽度的四分之一。
- 全裂:裂隙深度几乎达到主脉或叶柄顶部。
八、异形叶性
一般情况下,一种植物具有一定形状的叶子,但有些植物,却在同一植株上会有不同形状的叶。这种现象称为异形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