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都会大学研究"三合土"配方:大幅降低土壤中抗生素含量
香港都会大学研究"三合土"配方:大幅降低土壤中抗生素含量
香港都会大学(都大)科技学院潘敏博士团队最新研究发现,一种独特的"三合土"土壤改良配方,能够大幅降低土壤中抗生素含量和抗药性基因的生物活性,为缓解陆地环境抗生素污染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近年来,由抗生素和抗生素抗药性基因引起的污染问题备受关注。抗生素在生物体中的积累不仅影响生态环境,还可能通过土壤转移到特定的土传植物病原体,进而进入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
香港都会大学(都大)团队研究一种独特的"三合土"土壤改良配方,通过大幅降低土壤中抗生素和抗药性基因的生物活性,改善土壤质量,应对陆地环境受抗生素及抗药性基因污染的风险。
抗生素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被广泛应用于人类及禽畜的疾病治疗,主要用於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以及促進禽畜生長。抗生素或其代謝物會通過動物糞便及工廠廢水排放到環境中,一旦滲入農田時,這些抗生素便會進入土壤環境及耕地造成進一步的污染。隨著抗生素使用量不斷提高,人們更加關注這種污染物及相應的抗藥性基因對環境可能造成的污染。抗生素和抗生素抗藥性基因有可能影響植物的生長及產能,以及植物會從被污染了的土壤中吸收及累積抗生素。另外,土壤病原菌亦會通過基因轉移得到抗藥性,因而進一步造成抗生素在食物鏈中積累,影響人類健康和生態系統安全。
都大科技学院讲师潘敏博士及其团队研究"三合土"改良配方,通过配比三种环境废弃物——污泥、中药渣和生物炭,将其"转废为宝"添加到土壤中,提高土壤中的养分,并大幅降低土壤中抗生素浓度和抗药性基因的生物活性,促进其降解,从而改善土壤质量。
污泥富含氮、磷、钾等土壤及植物的必需元素;中药渣由植物纤维质组成并含丰富碳元素;而生物炭可改良微生物族群。潘博士及团队以不同的土壤进行多轮实验,并测试不同作物的生长,找出"三合土"的黄金配方。结果发现,在土壤中加入20%"三合土"配方的效果最理想,可提高土壤的养分,及大幅降低土壤中抗生素和抗药性基因的含量。
潘博士及团队以不同的土壤进行多轮实验,并测试不同作物的生长,找出"三合土"的20%黄金配方。
透过配比三种环境废弃物——污泥、中药渣和生物炭而成的"三合土"改良配方。
潘博士表示:"在研究中曾尝试混合多种环境废弃物作为土壤改良剂,过程中发现‘三合土’配方能有效降低土壤中的抗生素和抗药性基因的生物活性,大幅改善土壤质量,为农作物提供理想的生长环境。未来,团队将继续优化‘三合土’配方,冀能进一步改良成效。"
这项研究获研究资助局的教员发展计划拨款支持,而"三合土"配方在香港取得短期专利。大学期望继续发表不同领域的研究成果,以通过科学研究回馈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