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什么是"沉默的螺旋"?这个传播学理论如何解释舆论形成机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什么是"沉默的螺旋"?这个传播学理论如何解释舆论形成机制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788589319_100171186/?pvid=000115_3w_a

"沉默的螺旋"(Spiral of Silence)是由德国传播学者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Elisabeth Noelle-Neumann)在1974年提出的一个理论,用于解释在公众舆论形成过程中,人们为何在感知到自身观点属于少数派时,倾向于保持沉默,从而导致某些观点在公开讨论中被过度放大,形成一种意见一边倒的"螺旋效应"。

理论核心

"沉默的螺旋"的核心假设是,人们在表达自己观点时,会有一种强烈的"趋同愿望",即希望与周围大多数人保持一致,以避免因持不同意见而被孤立或遭受负面评价。当人们感知到某一种观点正在成为社会主流时,即便他们私下里可能并不完全赞同,也更倾向于公开表达对该观点的支持,以维护自己的社会归属感和社会认同。相反,如果个体认为自己的观点是少数派,他们可能会出于对孤立和排斥的恐惧,选择沉默,以免公开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这一理论揭示了个人表达意愿与群体压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它如何影响社会中意见的公开表达和舆论的形成。在当今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沉默的螺旋"效应可能更加显著,因为社交媒体平台往往会放大主流观点,而压制少数派声音,这使得"沉默的螺旋"理论在当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