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时代互联网科技企业绿电消费最新追踪 | 绿色云端2024
算力时代互联网科技企业绿电消费最新追踪 | 绿色云端2024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科技企业的电力需求持续攀升。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平衡AI发展与碳中和目标成为行业面临的重大挑战。近日,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与苏州高新区(虎丘区)碳中和国际研究院联合发布《绿色云端2024》报告,对中国25家互联网云服务与数据中心企业的可再生能源与碳中和表现进行了最新评估。
报告显示,企业整体表现出明显分层。在互联网云服务企业中,阿里巴巴和腾讯持续领跑可再生能源消费,绿电交易规模实现突破。字节跳动虽承诺2030年实现运营范围碳中和与全球运营100%可再生能源电力使用,但因未披露完整环境绩效表现,实际进展难以评估。百度虽已承诺2030年实现运营范围碳中和,但2023年可再生能源占比仅约5%,与领先企业存在较大差距。
在数据中心企业中,万国数据、秦淮数据以及世纪互联凭借在可再生能源目标设置和行动落实上的进展,位列前三。企业排名分布情况表明,在清晰且具备雄心的气候目标指引下,两个行业的第一梯队企业正在加速向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型,与榜单中游企业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资深项目主任吕歆表示:“2024年榜单显示,部分第一梯队企业在绿电消费总量和绿电消纳占比上实现新突破,但这一现象尚未延伸至整个行业。部分已做出100%可再生能源承诺的企业在实际行动上进展缓慢。在AI技术发展推高用电量的压力下,企业亟需加速提升可再生能源比例。”
绿电消费是AI发展与碳中和平衡的关键
ChatGPT、Gemini等人工智能模型的快速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引发新一轮技术创新和业务布局。依托数据中心,通过处理巨量数据做出分析洞察的人工智能在训练和推理过程中的能耗将大幅增长。持续增长的人工智能业务规模和耗电量进一步拉高了互联网科技行业的电力需求,同时也对承诺2030年前实现100%可再生能源的互联网科技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进入2024年,以百度、字节跳动为代表的互联网科技企业不断优化迭代AI大模型和相关服务,持续增长的算力需求将进一步推高用电需求。如何用可再生能源满足企业新增和存量用电需求,稳步向2030年碳中和迈进,成为未来几年数字经济领域的重要议题。
报告显示,大部分互联网科技企业在做出100%可再生能源相关承诺后,可再生能源占比逐年小幅提升,但距离100%可再生能源仍有差距。设立目标的企业中,过去两年,仅有万国数据一家可再生能源占比超过三分之一,阿里巴巴、腾讯与秦淮数据可再生能源占比超过10%,其余企业绿电消费占比十分有限或未作披露。
供应链减碳:互联网科技企业的挑战
互联网科技企业供应链碳足迹向上从租赁数据中心延伸至各类设备设施,向下与互联网、金融等行业客户相连。报告发现,互联网科技企业对于供应链减排的重视程度仍然有提升空间。截至目前,仅腾讯承诺“不晚于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及供应链的全面碳中和”以及阿里巴巴云计算业务承诺“不晚于2030年实现范围三的碳中和”。较《绿色云端2022》,尚未见更多企业针对供应链层面设立的碳中和目标。
不同于企业自身运营范围碳中和,供应链减碳链条复杂庞大,全面清晰的供应链碳排放核查是企业管理自身碳足迹的第一步。报告发现,仍有16家企业尚未披露包含租赁数据中心用电、资本货物排放等关键环节在内的范围三碳排放信息。
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资深项目主任吕歆表示:“互联网科技企业作为低碳转型的排头兵,应体现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与雄心。在积极参与可再生能源交易,加速扩大自身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的同时,进一步将可再生能源交易实践推广到供应链范围,助推全供应链范围碳中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