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6种存在安全隐患的日常用品,你家可能就有!
央视曝光:6种存在安全隐患的日常用品,你家可能就有!
生活中一些看似普通的日常用品,可能会暗藏风险,威胁我们的健康。近日,央视曝光了6种存在安全隐患的日常用品,这些用品可能已经悄悄进入了很多家庭。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潜在的健康威胁,并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和选购这些用品。
非国标的劣质头盔
随着民众安全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骑车时佩戴头盔。然而,市面上头盔的价格从几元到几百元不等,一些人为了省钱,会选择廉价的非国标头盔。
这些劣质头盔往往达不到国家标准,质量堪忧。在发生事故时,不仅不能提供有效保护,反而可能因碎裂造成二次伤害。因此,建议选购经过正规3C认证的头盔,它们通常采用坚硬外壳和内部气泡棉设计,能更好地保护头部安全。
廉价纸巾
很多人喜欢购买低价纸巾,但这些纸巾可能由垃圾场回收的废纸二次加工而成,成本低廉,卫生状况堪忧。长期使用这类纸巾与皮肤接触,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引发皮肤过敏甚至癌症。
建议选购执行GB/T20808和GB/T20810标准的纸巾,这类纸巾符合严格的质量要求,更适合日常生活使用。
质量劣质的铁锅
虽然铁锅是日常烹饪中最常用的炊具之一,但劣质铁锅可能带来健康隐患。一些无良商家使用废品站回收的废铁来制作铁锅,这些废铁可能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如汞、砷等重金属。在高温烹饪过程中,这些有害物质可能释放并进入食物中。
购买铁锅时,建议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新铁锅使用前需要进行高温消毒和开锅处理,以去除金属残留物。
劣质保鲜膜
保鲜膜虽然能延长食物保质期,但使用不当也可能带来健康风险。一些PVC材质的保鲜膜在高温下可能产生塑化剂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会渗入食物中,长期食用可能对健康造成影响。
建议选购耐高温的PE或PMP材质保鲜膜,或者在加热食物时避免使用保鲜膜。
超标的保温杯
随着天气转冷,保温杯的使用频率增加。但一些不合格的保温杯内胆材料可能不符合安全标准,在长期高温作用下,可能导致重金属析出,随热水进入人体,影响健康。
选购保温杯时,建议选择304或316不锈钢材质的产品,这类材质属于食品级不锈钢,即使内胆有微量析出,也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劣质贴身衣物
路边摊上价格低廉的贴身衣物虽然便宜,但可能存在安全隐患。这些衣物可能由边角料或废布条制成,加工过程中可能添加甲醛等化学制剂以改善外观。穿着这类衣物可能导致皮肤瘙痒、过敏,严重时甚至引发皮肤病。
选购贴身衣物时,应注意查看材质说明,避免购买有刺鼻气味或易掉色的产品。
以上提到的这些物品,每一种都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东西。希望大家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购买生活用品时不要贪图小便宜,自己的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