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心律失常:心跳的“不规则舞曲” 与应对策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心律失常:心跳的“不规则舞曲” 与应对策略

引用
1
来源
1.
http://scgbds.cn/popular_scienceinfo/22881.html

心脏,这一位于人体胸腔中的“生命泵”,其规律跳动维系着我们的正常生命活动。如果心脏跳动不规则,则易导致心律失常。本文将详述心律失常的定义、分类、症状、诊断、治疗以及应对策略,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并有效应对这一心脏难题。

1.心律失常的定义与类型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跳动的节奏、速率或电信号传导出现异常,其出现可能源于心脏内部电信号传导系统的结构或功能异常,或源于外部因素如药物、电解质失衡、代谢异常等。心律失常种类繁多,且症状各异,有的可能无明显症状,有的则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

心律失常主要包括窦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等。窦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等)最为常见,通常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药物影响或电解质紊乱有关;房性心律失常(包括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等)起源于心房,可能导致心脏跳动过快、不规则或无效;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等)则起源于心室,可能导致心脏跳动异常或停止;传导阻滞指心脏电信号传导受阻,其可能发生在心房与心室之间,也可能发生于心室内部,常导致心脏跳动减慢或不规则。

2.心律失常的症状和诊断

(1)心率失常的常见症状

心率失常的常见症状如下所述。

  • 心悸:患者可能感觉心跳加速、不规则或有力,这种感受可能间歇或持续出现。
  • 头晕与乏力: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患者可能出现头晕、乏力的症状,常伴有站立不稳,失去平衡甚至跌倒。
  • 呼吸困难:心率失常引发的心脏泵血效率降低可能导致血液无法有效地泵入肺部,出现肺部淤血,进而引起呼吸急促、气短。
  • 胸痛:可能是由心肌缺血、缺氧引发的心绞痛,表现为压榨性、闷痛或刺痛。疼痛部位多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
  • 晕厥:严重心律失常会导致大脑供血中断,出现短暂失去意识的症状。供血若无法及时恢复,会带来严重后果。患者晕厥前常伴有眼前发黑、头晕目眩的感觉,随后失去意识。

(2)心律失常的诊断

心律失常的诊断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首先,医生要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心律失常的发作情况、频率、时长及伴随症状;
  • 接着会进行体格检查,检查项目包括心率、血压测量及心脏听诊等;
  • 心电图是心律失常诊断最常见的方式,用以记录心脏的电活动,确定心律失常类型和程度;
  • 而对于偶发或阵发性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监测有助于捕捉心率失常的发作情况;
  • 此外,医生还可依据患者病情建议进行超声心动图、血液或甲状腺功能等检查,以排除其他潜在的导致心率失常的病因。

3.心律失常的治疗与应对策略

(1)心律失常的治疗

  • 药物治疗:较常用的治疗方法。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实际选用美托洛尔、比索洛尔、普罗帕酮、美西律、胺碘酮等药物。患者需遵医嘱,按时服药,注意症状变化及药物副作用。
  • 导管消融治疗:针对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耐受的患者,如房颤、房扑等。这种方式通过导管传递射频能量至心脏,破坏异常组织,恢复心脏正常跳动。
  • 起搏器治疗:适用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通过向患者体内植入起搏器,以其发放的电脉冲刺激心脏跳动,维持正常心率及心律。
  • 手术治疗:这种治疗方式较少见,用于治疗复杂或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等。手术方式主要包括心脏搭桥、瓣膜置换等,旨在改善心脏血液供应和与瓣膜功能,恢复心脏正常跳动。

(2)心率失常的应对策略

心律失常的发生和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生活习惯、情绪状态、药物使用等。因此,预防和控制心律失常需要采取综合性的应对策略。

  •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保持规律作息,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劳累,注意饮食均衡,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以维护心脏节律。
  • 合理用药:遵医嘱按时服药,留意身体反应,有异常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 定期检查:定期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检查,及时发现心脏问题,确保治疗的有效和安全。
  • 避免刺激:保持平和心态,减少激动、紧张、焦虑等情绪,避免饮用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以维持心脏的稳定节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