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上海演唱会:《鸿雁于飞》融合传统创新,带动文旅消费热潮
刀郎上海演唱会:《鸿雁于飞》融合传统创新,带动文旅消费热潮
3月1日至2日,刀郎"山歌响起的地方"巡回演唱会在上海连演两场,带来了一场融合传统与现代的音乐盛宴。
创新演绎:《鸿雁于飞》惊艳亮相
一首专门为上海站而作的《鸿雁于飞》,不仅扎根《诗经》,更是融合了苏州话念白说唱、上海奉贤民歌和昆曲。现场观众在《鸿雁于飞》的演绎中,既能感受到奉贤民歌的质朴韵味,又体验了传统艺术与流行音乐的跨界融合魅力。
奉贤民歌《春调》是一种流传于江浙地区的民间小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又被称为"孟姜女调",因在立春时节演唱而得名,是迎接春天的序曲。《春调》的旋律优美、行腔舒展、装饰性强,节奏欢快热烈,给人以喜庆的氛围。
票务火爆:带动文旅消费热潮
半个多月前,上海站首轮1.8万张演出票在开票当天就被抢购一空,票务网站大麦网显示有超过45万人想看演出。截至开唱前,这一数字已经攀升至66.2万人。从去年9月开启巡回演唱会之后,刀郎的热度就节节攀升,几乎每一场演唱会都是"秒空",成为中国近年来最火爆的现象级演唱会之一。
3月1日下午,距离刀郎上海演唱会还有两小时,来自长沙的周越与老友已经抵达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这是他们第一次来上海,计划在上海待5天。"票是孩子帮忙抢的,第一轮第二轮都没抢到,到第三轮才抢到,很幸运。抢到票赶紧买机票,还在孩子的帮助下制定了详细的深度游计划。喜欢刀郎20年了,一定要听一场他的演唱会。圆梦之后,我们打算去外滩、陆家嘴、田子坊等地好好玩一玩。"
毗邻的世博文化公园成为刀郎"铁粉"汇聚地,十多个歌友团点状散布,刀郎的经典歌曲此起彼伏。
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
上海演唱会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蛇年开年以来,梅奔中心陆续举办YOASOBI首次中国大陆专场演唱会以及王栎鑫2025「X」巡回演唱会上海站,实现"开门红"。仅今年3月,梅奔中心就有刀郎、毛不易、米津玄师等10场大型演出密集上演。
演出期间,梅奔中心积极联动商业资源,通过策划推出品牌快闪店等方式,与演唱会形成良好的联动效应,有力带动了商业区及周边消费,释放了文化消费的巨大潜力。
业内有个不成文的算法,每1元演唱会门票收入,可以带动周边8元左右的消费。在刀郎演唱会期间,梅奔中心两万平方米商业区迎来消费热,周边餐饮出现"散场高峰延时"现象。
刀郎演唱会周边销售
来自上海市文旅局的数据表明:今年一季度,全市将举办营业性演出1.5万场,其中已审批演唱会、音乐节等大型项目40场,预计将接待观众600万人次以上,票房收入10亿元左右,联动消费超过6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