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短路的判断方法与危害分析
电路短路的判断方法与危害分析
电路短路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故障现象,不仅可能导致设备损坏,还可能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那么,如何判断电路是否发生短路?短路有哪些类型和危害?本文将从专业角度为您详细解答这些问题。
怎样判断电路是否短路
判断方法1:电流测量法
根据欧姆定律I=U/R,由于导线的电阻很小,电源短路时电路上的电流会非常大。因此,可以通过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如果电流值远大于正常值,可能是发生了短路。
判断方法2:电路观察法
在电路中,如果电流不流经用电器,而是直接连接电源两极,则电源短路。这种情况可以直接观察到,是明显的短路现象。
短路介绍
电力系统在运行中,相与相之间或相与地(或中性线)之间发生非正常连接(即短路)时,会流过非常大的电流。其电流值远大于额定电流,并取决于短路点距电源的电气距离。短路是指不同电位的导电部分之间的低阻性短接,相当于电源未经过负载而直接由导线接通成闭合回路。这是一种严重且应该尽可能避免的电路故障,会导致电路因电流过大而烧毁并可能引发火灾。
短路基本类型
电源短路
电流不经过任何用电器,直接由正极经过导线流回负极。这种短路特别容易烧坏电源。
用电器短路
也称为部分电路短路。一根导线接在用电器的两端(电流表并联,闭合的开关并联),此用电器被短路,容易产生烧毁其他用电器的情况。
三相系统短路
三相系统中发生的短路有4种基本类型:三相短路、两相短路、单相对地短路和两相对地短路。其中,除三相短路时三相回路依旧对称(又称对称短路)外,其余三类均属不对称短路。在中性点接地的电力网络中,一相对地的短路故障最为常见,约占全部故障的90%。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电力网络中,短路故障主要是各种相间短路。
发生短路时,电力系统从正常的稳定状态过渡到短路的稳定状态,一般需3~5秒。在这一暂态过程中,短路电流的变化很复杂。它有多种分量,其计算需采用电子计算机。在短路后约半个周波(0.01秒)时将出现短路电流的最大瞬时值,称为冲击电流。它会产生很大的电动力,其大小可用来校验电工设备在发生短路时机械应力的动稳定性。短路电流的分析、计算是电力系统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为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和运行中选择电工设备、整定继电保护、分析事故提供了有效手段。
电气线路上,由于种种原因相接或相碰,产生电流忽然增大的现象称短路。相线之间相碰叫相同短路;相线与地线、与接地导体或与大地直接相碰叫对地短路。在短路电流忽然增大时,其瞬间放热量很大,大大超过线路正常工作时的发热量,不仅能使绝缘烧毁,而且能使金属熔化,引起可燃物燃烧发生火灾。
判断电路短路的方法有很多,上文为大家列举的就是其中的两种比较常见的做法,由于应用的都是初中课本中的物理知识,因此相对而言还是比较简单的操作。除此之外,考虑到实际生活情况,我们还从另外一个角度深入分析,比如关于电路短路的原因危害等等板块的知识就在上文有所涉及。当然最好还是能够在必要的时候求助维修人员,以防造成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