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春秋战国数百年间,为何周王室都没能出一个明君,力挽狂澜?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春秋战国数百年间,为何周王室都没能出一个明君,力挽狂澜?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NR70QN705566PS8.html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为何始终无法出现一位明君力挽狂澜?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要从周王室失去自己的战争基本盘开始寻找。

在商朝中期之前,周人只是一个偏远的游牧部落。直到周太王带领周人迁徙到岐山周围并开始定居,周人才逐渐转型为农耕生活,并在关中地区迅速扩张,最终成为中原西部的霸主。正是凭借关中地区强大的战争资源,周武王才有能力灭掉商朝。

然而,到了西周后期,随着西戎的崛起,周王室在关中的控制力逐渐减弱。"烽火戏诸侯"事件后,周平王在诸侯支持下将都城迁至洛邑(今洛阳),即"平王东迁"。这一迁都之举,彻底改变了周王室的命运。

更致命的是,周平王为了感谢嬴氏家族的护送之恩,允许其在西部自由扩张。这直接导致嬴氏家族在接下来的百年里占据整个关中,建立了强大的秦国。此时,周王室想要重返关中已无可能。

洛阳作为都城,防守难度远大于关中,且四周皆为成熟诸侯国,任何扩张都会触及他国利益。因此,周平王在位五十年间一直低调发展。其孙子周桓王虽有雄心,但在与郑国交战中被射伤,此后周王室再难抬头。

即便后来出现如周庄王、周惠王等试图振兴周王室的君主,但此时的周王室实力已大不如前,任何举动都会引来诸侯国的干涉。最终,周王室只能选择"躺平",再难复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