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收到法院短信怎么办?教你辨别真假,远离诈骗陷阱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收到法院短信怎么办?教你辨别真假,远离诈骗陷阱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184728

近日,有群众反映收到疑似法院的短信通知,内容涉及被起诉等法律事务。那么,收到此类短信应该如何处理?是应该信以为真还是置之不理?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如何辨别真假法院短信,并提供实用的防范建议。

真假短信对比


再次声明:以上短信都是假的!

进入信息化时代,法院送达方式也在不断更新迭代。除了传统的邮政寄送文书方式外,法院还会通过电话、短信等电子送达方式向当事人送达文书。为防止电信诈骗,热心网友总结出“自称公检法的,一律挂断!”的防范口诀,但这也常常让法院送达工作受到影响。

如何辨别真假法院短信

真实法院短信特征

  1. 发送流程:邛崃法院在送达起诉状、传票等法律文书时,首先会电话联系当事人,确认当事人身份信息后,经当事人认可,再发送文书链接。

  2. 发送平台:邛崃法院的通知短信,来信抬头为【成都法院】,且不会在短信中询问身份证号、银行账号、密码等无关信息。

  3. 短信形式:短信主要内容即链接,打开网址,会进入司法送达网站,验证码为手机号后四位或六位,进入后,可查看案件案号、承办人以及相关文书。

虚假短信特征

  1. 短信内容不完整或者有错别字;
  2. 短信结尾有“退订”、“拒收”等字样;
  3. 要求提供身份证号码、银行卡账号、验证码或账号密码等。

防范建议

如果通过以上方式仍无法辨别接到的电话或短信是否真实,请先不要向对方泄露个人身份信息,可拨打全国法院诉讼服务热线12368进行咨询,或者可直接携带身份证到邛崃市人民法院及各派出法庭现场核实。

最后提醒广大人民群众,提高警惕,增强自身防骗意识和甄别能力,不要轻信陌生可疑的电话、短信,保护好个人信息安全。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