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暑期档观察:国漫如何拓展“神话”的舒适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暑期档观察:国漫如何拓展“神话”的舒适区?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cqrb.cn/comment/2024-07-18/1972501_pc.html

眼下,暑期档观影热度正持续攀升。据统计,今年暑期档共有20部中外动画电影上映,其中半数以上是国产动画电影。备受关注的《落凡尘》、即将上映的《白蛇:浮生》,都取材于我国古典神话传说。

不止暑期档,回顾过去几年的大热档期,总有神话改编型国漫横空出世、惊艳四座。

例如,2019年,贺岁档的《白蛇:缘起》、暑期档的《哪吒之魔童降世》;2020年,国庆档的《姜子牙》;2022年,暑期档的《新神榜:杨戬》……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结合现代审美与技术加以呈现,“神话”仿佛成了国漫创作的一个舒适区,甚至是开启票房的金钥匙。

说舒适区,并不是要抹杀创作者的苦心。毕竟,上述几部影片所取得的良好反馈,从根本上说,还是创作团队用心血浇灌的结果。以《落凡尘》为例,影片虽然取材自牛郎织女的传说,却着眼于故事中少有人关注的两个孩子。 在神话的外壳下,《落凡尘》探讨的,是能让现代观众产生共鸣的“人生选择”议题。

神话之于国漫电影,很像经典小说之于真人电影。在既有的故事框架里锦上添花,《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等影片得以留名中国影史。对照真人电影的发展历程,参照许多据原著改编却失败的案例,国漫电影也需思索,如何以“渔”的方式打捞更多“鱼”。

国漫电影不能总是围绕着经典IP改编打转,长此以往,舒适区里也可能翻船。 近些年,原创型国漫势头很强,从《大鱼海棠》到《大护法》,再到今夏的《伞少女》,这类作品不仅彰显了国潮之美,更从原创的维度上拓展了国漫的外延。电影是讲故事的艺术,讲到最后,拼的就是谁更尊重影视传播规律,坚持原创、讲好一个个故事。

原创,是对创作者创新思维和市场洞察力的考验。国漫创作,既可以关注神话传说,也可以讲述丰富的民俗、历史。重要的是, 创作者要用最合适的表达方式,回应当下的精神需求,同时思考现实问题,让对传统文化的致敬成为创作的一环,而非全部。

比如几年前的《雄狮少年》,通过将一群留守孩子与当地舞狮文化关联,讲述了“病猫”长成“雄狮”的故事。不同于多数国漫为传统文化赋予现代价值,这部影片反向呈现现代生活中的传统价值,为平平无奇却勇敢上阵的凡人喝彩,向观众传递了面对现实困境的勇气和信心。

舒适区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它不必被跳出,但值得被拓展。 国漫电影不能总是围绕着经典IP改编打转,长此以往,舒适区里也可能翻船。 只有不断寻找新的故事、尝试新的讲法,国漫才能加快步入自己的当打之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