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半年财险公司"13精"综合竞争力排名榜:太保第一、人保和平安并列第二
2024年上半年财险公司"13精"综合竞争力排名榜:太保第一、人保和平安并列第二
2024年上半年财险公司综合竞争力排名揭晓!中国太保产险蝉联榜首,中国人保财险和中国平安产险并列第二。本文从风险、盈利、发展、规模等维度,深入解析55家财险公司的综合竞争力排名,揭示行业"马太效应"背后的经营逻辑。
看险企综合实力:谁家竞争力最强?
一直以来,财险业的"马太效应"突出,近年来,随着行业向非车险转型,再加上,车险综改之初,头部险企较早布局,抓住发展机遇。以至于,从经营业绩看,险企间的分化加剧,头部险企在规模与效益两方面的综合优势更为突出,中小险企规模增长速度较快,但仍旧难以摆脱亏损困境。
一方面,从承保业绩看,老三家的风控水平和成本管控能力,无论是在车险还是非车险方面,相较中小险企都有极大优势。另一方面,背靠集团投资团队,以及自身规模优势下,老三家相比中小险企的投资稳定性也更强。这一点,从上半年83家财险公司中,56家财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同比下降,占比约为67%,其中,300亿规模险企的投资收益率全部下降。而上年保费规模不足20亿的财险公司,不仅投资收益率下降占多数,且综合成本率上升的公司也占多数等,也能看出来...
所以,大家在看排名榜的时候,还是要重点看看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和差异,详见后文。
太保财险蝉联第一,人保财险和平安产险并列第二
具体而言,太保第一,人保和平安并列第二!
值得注意的是,从2023年三季度至今,太保财险已经连续4个季度,排名"13精"财险公司综合竞争力排名榜第一。这背后主要是得益于,太保在规模和效益两方面的表现都相对出色。
注:2024年上半年为保险业务收入,其余年份的保费为原保险保费收入
一是,规模增长方面,得益于较早的抓住非车发展机遇,太保财险近年来的保费增速较快,且持续超越市场。从上图可见,除2021年受车险综改单均保费下降影响外,其余年份的保费增速都在10%左右。2024年上半年,太保财险的非车险业务增速为13%,为公司整体增长贡献6.5%的增速。其中,健康险、农险、责任险和企财险等,4类非车险险种的保费增速均超10%。
二是,太保财险的承保端盈利稳健,综合成本率为97.1%,较上年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而且,车险和非车险,两大板块的综合成本率均有所下降。其中,车险成本率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非车险成本率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再加上,稳定的投资收益,太保的ROE也达到8.4%,在财险公司中排名第二!所以,在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承保端成本率下降、利润增长,规模与效益双优,是其持续排名第一的主要原因。
此次,人保财险和平安产险并列排名"13精"财险公司综合竞争力排名榜第二。其中,平安产险的排名较上季度有所提升,是因为平安的非车险发展提速,整体保费增速较一季度提升1.3个百分点。根据近日平安披露的数据,2024年10月末平安产险的增速已经达到6.5%,增速继续提升,后续排名有望进一步上升。
至于,"老三家"持续排名前三的主要原因,还是利润端保持稳定的盈利。从上图可见,除2023年因信保业务影响平安的ROE偏低外,老三家的净资产收益率大多都在10%左右。
而盈利稳定的背后,是承保端和投资端均稳健。2024年上半年,老三家的成本率都低于98%,且平安和太保的成本率均同比下降,人保的成本率虽上升但仍是三家公司中最低。
财险业"马太效应"突出,小型险企规模增长易,盈利难
如前文所说,财险业的马太效应仍旧较为突出,从上图可见,规模越小的公司,保费增速越高,但盈利能力也越低。至于,中小险企的ROE偏低,有的是投资端收益率大幅下降,有的是承保端成本率明显上升。以20亿规模的25家险企为例,16家的投资收益率同比下降,还有5家公司成本率上升的同时,投资收益率下降。比如,都邦保险、北部湾财产、国泰财产等。而上年保费规模不足20亿的其他险企,由于规模小,抓住车险或非车险任一类险种的发展机会,就能实现快速增长。但是,这些公司中大多数手续费率和业务及管理费率等较高,且8成公司的成本率破百。
另外,"13精"在整理竞争力排名榜的时候,还对行业整体的ROE和保费增速等指标,进行了均值和中位数的计算,以便大家按照自己公司的相应指标与之对应。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行业均值和中位数等数据,都是依据当期纳入竞争力排名的公司数据整理而成。这也是为何前文分规模的保费增速中,其他险企的增速与我们单独分析保费排名时相比较高的原因。
看看你家的指标情况,是跑赢了均值?还是跑赢了中位数?
保费增速、ROE、总资产、偿付能力充足率、投诉率等排名
"13精"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13精"综合竞争力规则,修改啦!
截止目前,"13精"竞争力报告已经推出五十九期,感谢粉丝们的陪伴和支持,让我们一直走到今天。也感谢业内专家的指导和帮助,让我们不断完善。从第一期开始到现在,我们不断改进指标设计和权重。
2020年,调整财务杠杆评分规则,对超过行业杠杆水平2倍的公司,考虑扣减部分分数,因为杠杆太高,则可能预示着偿付能力不足风险在加剧。
2021年,提高了偿付能力充足率门槛,增加了净资产变化额,用以捕捉财险公司投资的浮盈浮亏。
2022年,根据我们整理的数据,以及粉丝们和业内专家的建议,再次完善指标和权重。具体措施包括:
第一,降低保费指标的赋分差距。近年来,保险行业贯彻新发展理念,走高质量发展道路。一些险企积极调整优化考核机制,降低保费规模、业务增速、市场份额的考核权重。鉴于此,我们也调整了保费指标赋分差距。具体规则是将保费增速等分成10组,每组差距1分。
第二,删除了杠杆指标。我们曾经对这个指标做过完善,但是现在看来还是不够全面。我们之前曾经做的一个研究显示,杠杆过低和过高都不好。杠杆太低,说明没有享受行业商业模式红利,杠杆太高,则可能预示着偿付能力不足风险在加剧。因此,对于超过行业杠杆均值2倍的公司,统一赋予行业中位数。尽管如此,仍然有很多粉丝和业内专家跟我们反馈,这个指标可能会使得一些潜在风险较高的公司获益。因此,我们将暂时删除这个指标,然而,对于最优杠杆区间这个问题,我们将继续保持探索。
第三,补充服务能力指标。近年来,很多险企都提高了消费者满意度、合规经营、质量效益的考核要求。为顺应这种趋势,我们补充了投诉率指标,作为险企服务能力的替代变量。
"13精"综合竞争力排名体系
①指标:最简洁易懂,也最客观透明
保费增长率代表发展;ROE代表盈利;偿付能力充足率代表风险;实际资本代表损失吸收能力;总资产代表规模;投诉率代表服务能力;
②频率:季度
我们的推出频率为季度,而其他公司都为年度,我们的频率更高,这也是国内首次推出的以季度指标为参考指标的排名。
③指标口径及释义
总得分=∑各项指标得分×权重,再以合计分数转化为百分制,得出"13精"综合竞争力最终得分。
保费增长率=本季度累计保险业务收入/上年同期保险业务收入×100%;
"13精"综合竞争力排名方法
①指标构成及分值
注:MAX为所有参与排名公司的数量
小编的小小说明:后台总是有人留言问,为什么百分制第一名的公司却不是100分?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小编有跟主编探讨,第一名换成百分并不是问题,平滑一下就可以了。最终没有选择平滑,是希望维持一个横向、纵向都可比的得分。eg:这么说,好比高考一样,假设只有语数外三科,各科满分100分,总分就是300分。如果,你三科成绩都是100分,那么,总分就是300分,当然也就是高考满分状元,也是最高分。但是,如果你任何一科没有得满分,比如英语90分,说明你在这门课上还是有短板,总分汇总不够300分,自然也不能是高考满分状元。
②指标评分规则
ROE、总资产、实际资本,按照排名由低到高,依次赋予1分至最高分。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00%以下得0分,100%-120%得10,120%-150%得20,150%以上得得30,200%以上得40分。保费增长率,等分10组,由低到高,依次赋予1分至10分。亿元保费投诉量、万张保单投诉量,按照排名由多到少,依次赋予1分至最高分。
③本次评价机构
由于部分公司没有相关投诉数据,且长安责任等公司仍未披露偿报,故,本次排名仅包括55家险企。此外,天安财险等一直处于风险处置期,已经多年不披露年报,也不包含在内。详见《易安更名比亚迪财险!安达保险即将注销!一个时代的结束,下一个时代的开始...》《金融监管总局,同意申能财险筹建!注册资本100亿,8家股东有来头...》
④数据来源
数据取自2024年二季度各家公司偿付能力信息披露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