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配一味,不仅能大补体虚,还能从根上把失去的气血补回来
黄芪配一味,不仅能大补体虚,还能从根上把失去的气血补回来
俗话说:“劳力伤气,劳神伤血。”一旦气血亏虚,就像动了身体的根基,许多虚弱症状接踵而至。谈到补虚,黄芪常被认为是补气的圣药,尤其擅长补脾肺之气,备受推崇。
有一个著名的补虚、益气补血方子——当归补血汤。这道方子仅由两味药组成:黄芪和当归。黄芪的剂量是当归的五倍,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血虚阳浮发热。从补虚的角度来看,黄芪益气、当归补血,这种组合可以慢慢修复亏虚的身体。
然而,有些人用这个方子一段时间后,身体反而又恢复到虚弱状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气血亏虚的根本问题未得到解决。中医强调治病要注重整体,而不仅仅是“缺啥补啥”。气血亏虚的根源往往在于脾胃虚弱。
中医认为脾是气血生化之源,气血亏虚的实质是脾虚无法生化气血,身体的能量消耗大于补充,久而久之,气血的亏虚情况愈发严重。如果脾虚未能解决,补气血只能起暂时作用,无法长久维持。
想要彻底改变气血亏虚的问题,就需要健脾。这里可以用黄芪配伍白术,白术能健脾助运,加速调理气血。中医认为白术是专门入脾经的药材,与脾气相求,能大大提高补气血的效果。
脾胃喜欢干燥,怕湿邪。脾湿会导致生痰湿,而痰湿是阴邪,易阻碍脾胃的运化功能,进而影响气血的生成。白术辛温,能燥湿化痰,改善脾胃环境,同时还能通过小便将湿气排出体外。此外,白术有一种特殊的清香气味,中医认为香能醒脾,对于脾虚食欲不振的人来说,白术还能帮助开胃。
脾胃是气血生化的源头,只有脾胃功能正常,才能为身体源源不断地提供气血。如果脾胃虚弱,即使补气血,身体也只能暂时受益,而不能长久保持健康。因此,想要彻底改变虚弱的状态,必须从根源上健脾,同时补气血。
正如俗话所说:“人怕病,病怕撑。”当脾胃功能恢复,食欲增强,气血自然不断生成,身体也就会慢慢好转。这种方法不仅比单纯补气血更有效,还能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
谷医世家的本篇分享仅供参考,非诊疗依据。如有健康问题,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