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帝都:洛阳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千年帝都:洛阳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洛阳,这座千年帝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从牡丹花城到丝绸之路的起点,从河洛文化的发源地到九朝古都,洛阳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目光。本文将带您走进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探寻其辉煌的过去、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机遇。
洛阳,司马光笔下“可问古今兴废事”的河洛名城,因长时间扮演中国政治文化中心的角色,使其拥有了从容大气,海纳百川的胸怀。国花牡丹的雍容,龙门大佛的大度,让洛阳兼容并包的精神穿越时空,延续至今。当代的洛阳既不遗忘过去,也不放弃未来,始终保持开放进取的文化精神。
千年帝都
洛阳城是一部浓缩的中国史。如果为我们的中华文明寻求一块精神上的圣地,它一定是洛阳。行走于这个积淀了中国几千年文明的城市中,经常会不自觉地陷入到对它曾经辉煌的回忆当中。
牡丹花城
牡丹是中国传统名花,誉称花中之王。而“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洛阳的“地脉”使牡丹得天独厚,名扬天下。其牡丹文化斑斓多彩、源远流长,成为河洛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丝绸之路东起点
洛阳一直是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交流的窗口,更是丝绸之路的东起点。在东西方交流的大潮中,洛阳成为了一个文化大熔炉。
河洛文化之根
洛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以“河图洛书”代表的河洛文化被奉为“人根之祖”、“人文之祖”。洛阳这扇古都之门背后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沉淀,岁月流逝,帝国盛衰,九朝古都情何以堪!
曾经的洛阳城承载了太多中国文明的精髓,以至于如今,它行走的脚步显得有些沉重和迟缓。人们眼中的洛阳城,有时让人感到像是一个踽踽独行的老者,在历经了沧海桑田的变化之后,这位老人也许会发现:面对未来,他唯有脱胎换骨,与时俱进。
河洛文化,华夏之根文化。而作为河洛文化核心的洛阳却走不出历史。洛阳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古都?世人未必真懂得它。相比于今日其他古都的发展,洛阳已经被弱化,几被湮灭,为人不知。
洛阳之痛:老教授为东周天子陵墓落泪
谈及中国的文物保护,洛阳终究是绕不过去的关键词。洛阳城的矛盾,也许亦是中国所有历史文化名城的矛盾。要文物还是要发展,这架天平也许生来无法端正。
九朝古都的污染之困
洛阳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龙门石窟、关林、白马寺和天子驾六等旅游景点名扬中外,然而,一顶大气污染的黑帽却曾经将九朝古都洛阳压得上下震惊。
洛阳牡丹能否再现红艳?
千年帝都的辉煌和建国后作为工业基地的骄傲,让洛阳一度拥有双重的自信。但改革开放以来洛阳的发展速度一度明显放缓,老工业基地出现了种种新问题。洛阳老工业基地如何重振,洛阳牡丹能否依然红艳?
洛阳的特点或文化精神是“大度”。国花牡丹的雍容大度,龙门大佛的大度,就是这种精神的象征。龙门石刻、达摩一苇渡江的故事更是洛阳历史上和外界文化与精神交流的写照。这种交流,这种包容,培育了洛阳人开放的心态,一种高傲的向上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在中部崛起的大潮中,洛阳迎来了自己的发展新契机。
感悟一个“包容”的洛阳
洛阳的包容精神,文化多元化的胸襟,从汉、魏晋、唐,一直延续到今天。当代的洛阳依然难得地保持着这样的风格。它既不遗忘过去,也不放弃明天,而是抓住历史机遇,踏踏实实地前进,始终保持着自己开放进取的文化精神,不断地创造新的成就,赢得世人的尊重。
中部崛起,洛阳先行
在洛阳这片古老而神奇的热土上,蕴藏着无尽的商机和发展活力,伴随着日益加快的现代化进程,她正行走在中部崛起的前列。
如今的洛阳,象征着历史骄傲的龙门石窟已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牡丹花会已然名扬世界,而代表当代创造力的各大现代化企业则支撑着城市建设的步伐。洛阳的包容,不仅是一种性格,它更是一种对待世界的态度,是一种面向外部世界的积极的人生哲学。
牡丹花会“点睛”洛阳大发展
十余年时间,凭借牡丹品牌的发酵效应,洛阳构筑起了一座蔚为壮观的文化产业大厦。在这座大厦里,关林、龙门、白马寺、唐三彩等一个个原本孤立的文化旅游元素,都随着牡丹的盛放,被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实现了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洛阳演绎的“牡丹传奇”
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在“千年帝都、牡丹故乡”的宣传语中,牡丹最广为人知,而把牡丹打造成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始于26年前。
牡丹花会:让世人看到洛阳之美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牡丹花会见证了改革开放30年来洛阳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洛阳人思想观念的转变。牡丹花会让世人看到了洛阳的美丽,也让洛阳看到了世界的精彩。
牡丹绽放洛阳发展之花
牡丹花会,让世人看到了洛阳的美丽,让洛阳看到了世界的精彩。同时,花会提高了洛阳的城市品位,促进了洛阳经济社会的进步。
牡丹花为媒,洛阳快步国际化
自1983年首次举办牡丹花会以来,借助牡丹花,洛阳形成了独特的牡丹文化,促进了其知名度和综合经济实力的提高。洛阳城获得的诸多荣誉,牡丹与牡丹花会功不可没。
走向世界的洛阳旅游
洛阳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作为千年帝都,以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为代表的人文景观具有极强的吸引力;洛阳牡丹雍容华贵,是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象征;城市建设蒸蒸日上,洛阳正在成为中外游客眼中的中国中部最美城市。
老工业基地洛阳迎来发展新机遇
古都洛阳正在经历一场破茧求生般的蜕变,在中部崛起的大语境中寻求突围和复兴之道。今日之洛阳,正如一把玄铁重剑,锋芒一出,立即寒气逼人。
老工业基地脱困,促进新兴产业成型
“脱困”离“复兴”还有多远,一大批老国有企业的复苏和重振无疑是题中应有之意。
老工业基地洛阳的发展新契机
依托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和高成长性产业;以项目、引资双带动战略为抓手,着力推进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以加快要素培育为载体,强化工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
攻坚语境下的中国一拖改革
经过数年的跨越式发展和攻坚式改革,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除了东方红履带拖拉机在全国依然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之外,其他各种农用机械也处于全国销量排行前列。
从“洛阳制造”走向“洛阳创造”
古都洛阳正在经历一场破茧求生般的蜕变,在中部崛起的大语境中寻求突围和复兴之道。今日之洛阳,正如一把玄铁重剑,锋芒一出,立即寒气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