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刀杆节:傈僳族人民的勇敢与智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刀杆节:傈僳族人民的勇敢与智慧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qulishi.com/article/202207/636673.html

“刀杆节”是云南傈僳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体育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节日当天,傈僳族人民会举行“上刀山、下火海”的活动,以纪念明朝时期体察边民疾苦的兵部尚书王骥。

节日由来

“刀杆节”的起源与一个关于明朝兵部尚书王骥的传说有关。王骥到任后,体察边民疾苦,积极帮助傈僳族人民发展生产,深受爱戴。然而,他后来被奸臣诬告并毒死。傈僳族人民为了纪念这位为他们带来福祉的官员,将他遇害的日子定为操练武功的日子,并逐渐演变为今天的“刀杆节”。

相传,明代外族入侵云南边疆时,朝廷派遣兵部尚书王骥带兵御敌。王骥依靠当地傈僳族人民的支持,成功驱逐了入侵者。为了纪念这位反抗外族入侵的人物及在战斗中牺牲的人,傈僳族人民将王骥奉旨回京的日子定为“刀杆节”,并逐渐形成一种传统的体育活动。

节日风俗

活动

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傈僳族人民都会穿上节日盛装,聚集在刀杆节会场,观看“上刀山、下火海”的表演。

活动开始前,几名“香通”(上刀杆表演者)会进行“跳火舞”。他们赤脚在烧红的木炭上跳动,还不时抓炭火在身上擦拭,圆浑的火球在手中翻滚、搓揉,以此进行火的洗礼,寓意消除新的一年中的各种灾难。

会场中央矗立着两根约20米高的粗大木杆,木杆上绑有36把锋利的长刀,刀口向上,银光闪闪,形成一架令人望而生畏的刀梯。随后,几名身着红衣、头戴红帽、赤脚的勇士来到刀杆下,跪在一幅古代武将画像前,双手举杯过头,口中念念有词,接着将酒一饮而尽。然后,他们纵身跃起,轻盈敏捷地爬上刀杆,双手握住刀口,双脚踩着刀刃,鱼贯而上。

最先爬上顶端的人,还会做出高难度的倒立动作,并燃放鞭炮。数千名观众仰首观望,不时爆发出阵阵喝彩声。

习俗

在夜幕降临时,刀杆场上的里里外外燃起许多火堆。广场中央燃起的四个大火堆的熊熊烈火腾空而起,照射全场的人群。随后,铓锣响起,刀杆场上的人们互相拉起手来,围着明亮的火堆,跳起轻快的三弦舞。当场上四堆烈火燃得只剩下红红的火炭时,活动的主持者宣布“跳火海”开始。这时,五名赤脚的骠勇汉子立即闯入场上的火海,在里面不停地弹跳,急促的脚步踩起无数的火花四处飞溅,好似飞逝的流星。

接着,闯火者以闪电般的速度,个个手棒通红的火炭,分别在脸上和身上擦洗,然后又让火球在他们手中飞快地翻滚、搓揉。围观的群众时而欢快,时而紧张,时而赞叹,时而惊讶,不断发出阵阵喝彩声。经过一阵紧张激烈的表演,当火堆中的火炭被踩成碎粒,火焰已奄奄一息时,“跳火海”活动方告结束。

第二天,刀杆场上竖起两根二十余米高的红花树杆,树间交叉着三十六把刀刃朝上的长刀。晌午时刻,欢乐的人群再次挤满广场。随着主持者一声令下,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昨晚“跳火海”的五名勇士头戴蓝布帽,身着红袍,赤脚冲至刀杆树下,各自斟满一杯壮胆酒一饮而尽。随即纵身跳上刀杆,双手紧抓上层的刀面,赤脚斜踩于下层锋利的刀刃上,运用平时练就的气功本领撑着脚掌,手脚交替,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当勇士们登上高高的杆顶时,场上簇拥的观众,个个瞠目结舌,并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如今,“刀杆节”已从一个祭祀仪式演变为傈僳族人民展示勇气和技艺的体育活动。傈僳族人民通过“上刀山、下火海”的表演,不仅展现了他们独特的文化传统,也体现了他们对英雄的崇敬和对生活的热爱。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