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东南亚咖啡馆,喝一杯“不卷”的咖啡
去东南亚咖啡馆,喝一杯“不卷”的咖啡
东南亚是世界上重要的咖啡种植区,尤其越南和印尼都是咖啡生产和出口的大国。随着本地精品咖啡的崛起,东南亚的咖啡文化和产业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让我们跟随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一起探寻泰国、越南和印尼的咖啡魅力。
泰国:大都市的快速与精致,休闲城市的惬意与自如
泰国的咖啡文化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在曼谷和清迈,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并存:曼谷的国际化和高速度,与清迈的独立和本土气质形成鲜明对比。
清迈被誉为泰国的“咖啡之都”,是泰国阿拉比卡咖啡协会和皇家咖啡研究中心的所在地。这里的咖啡馆不仅提供各式各样的咖啡饮品,更像是一种“玩”的方式。咖啡馆的设计风格多样,从传统泰国风格到现代精品咖啡馆,应有尽有。
一家传统纳兰建筑风格的老宅咖啡馆,主人是服装设计师,收集了很多老物件。在这里,环境的意义大于咖啡(蔡小川 摄)
泰国的咖啡馆以本土咖啡豆为主,卡蒂姆与铁皮卡居多。由于泰国是世界上咖啡进口关税最高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很少进口国外产区的咖啡豆。这种保护政策促进了泰国咖啡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咖啡行业。
越南:从传统到精品的转变
越南是世界上第二大咖啡生产国,产量仅次于巴西。越南咖啡以罗布斯塔为主,占总产量的95%,主要用于拼配和速溶产品。传统的滴漏咖啡是越南咖啡文化的象征,但随着精品咖啡浪潮的兴起,越南也开始出现了一批专注于阿拉比卡和精品罗布斯塔的咖啡馆。
传统滴漏滴完一杯咖啡需要四五分钟,现在商家都将咖啡提前备好(于楚众 摄)
胡志明市和河内是越南精品咖啡发展的两个重要城市。胡志明市的咖啡馆注重空间设计,而河内的咖啡馆则更专注于咖啡本身。河内还是越南特色咖啡——鸡蛋咖啡的诞生地,这种独特的咖啡饮品深受当地人喜爱。
印尼:古老传统与现代创新的融合
印尼是世界第四大咖啡生产国,但过去主要用于出口。流入本地市场的咖啡豆多半是被淘汰的那一部分,它们当中的一部分会制作成速溶咖啡。印尼人还有一种传统的喝法叫“Kopi tubruk”,即将咖啡粉像泡茶一样冲进热水直接饮用。
Kopi tubruk(张雷 摄)
近年来,随着中产阶级的崛起,印尼对精品咖啡的需求迅速增长。印尼的咖啡馆受澳大利亚影响较大,餐食比重较高。在巴厘岛的金塔马尼产区,我们见识到了咖啡树的种植,主要以阿拉比卡树种为主,多与柑橘间种。
巴厘岛上的 Huma Cafe by Goldmine,中国网友称它为“稻田咖啡”(张雷 摄)
结语
东南亚的咖啡文化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从传统的速溶咖啡到精品咖啡的兴起,从单一的商业咖啡到多元化的咖啡体验,东南亚的咖啡产业正在展现出新的活力。对于咖啡爱好者来说,东南亚不仅是一个品尝美味咖啡的目的地,更是一个了解咖啡文化和历史的绝佳场所。
本文原文来自三联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