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常建《塞下曲四首·其二》:长城卒的悲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常建《塞下曲四首·其二》:长城卒的悲歌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gushiwen.cn/shiwenv_41935bdbc8c4.aspx

唐代诗人常建的《塞下曲四首·其二》是一首描绘边塞荒凉景象和长城卒悲惨命运的诗歌。通过阴风、髑髅、沙场等意象,诗人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



原文

北海阴风动地来,明君祠上望龙堆。
髑髅皆是长城卒,日暮沙场飞作灰。

译文

北海的冷风震天动地地吹来,站在明君祠前遥望绵延无际的沙丘。
那些死去的枯骨都是戍守边境的士兵,日暮时分在昔日的沙场化作尘土。

注释

龙堆:古西域沙丘名。
明君祠:明君,即王昭君,晋代避司马昭名讳,改称明君、明妃。明君祠,是后人纪念昭君的祠堂。

创作背景

常建的诗作,大多写于开元、天宝年间。他在这组诗里如此称颂和亲政策与弭兵理想,当是有感于唐玄宗晚年黩武政策而发的。此诗为组诗第二首。

简析

《塞下曲四首·其二》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中呈现了沙场日暮、骷髅灰飞、阴风地动,一片凄楚之景。诗人来到长城塞上,北方阴风强吹,阵阵袭来,气候不佳,空见塞外的昭君祠,客死塞外尽望乡,长城线上皆是士兵的白骨。一阵风沙吹来,灰飞烟灭,可怜塞上战死的无名英雄连安葬的地方都没有。整首诗意境苍凉悲壮、情感深沉。

常建(708-765),唐代诗人,字号不详,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天宝中,曾任盱眙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