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北方抗旱耕作模式:畎亩法的智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古代北方抗旱耕作模式:畎亩法的智慧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08583337_121118712/?pvid=000115_3w_a
在我国古代,由于水利建设的局限和自然条件的限制,干旱一直是北方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然而,智慧的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不断实践和总结,发明了多种抗旱耕作方法,其中畎亩法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畎亩法,又称垄作法,是古代北方地区最早出现的一种以蓄墒保墒为中心的抗旱耕作方法。其核心原理是通过调整作物种植位置来适应不同地势条件,从而达到抗旱保墒的效果。
具体来说,畎亩法有以下特点:
- 在地势高的田里,将作物种在沟里,而不种在垄上,称为“上田弃亩”;
- 在地势低的田里,将作物种在垄上,而不种在沟内,称为“下田弃畎”。
这种耕作方式有诸多优点:
- 高田种沟不种垄,有利于抗旱保墒;
- 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于排水防涝;
- 同时还有利于通风透光。
畎亩法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随着井田制的崩溃,畎亩法作为基本耕作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吕氏春秋》中对畎亩法有详细的记载,总结出以下三大技术要点:
“上田弃亩”和“下田弃畎”的原则:高田旱地要放弃垄台不种而种垄沟;低田湿地要放弃垄沟不种而种垄台。这种做法通过创造高低不平的微地形差异,在不同地势和水分条件下采取相应的种植策略。
“亩欲广以平,畎欲小以深”的垄形要求:认为只有垄台宽而平,垄沟窄而深这种垄形规格,才能“下得阴,上得阳”,充分有效地利用地力和光能,达到高产丰收的目的。同时指出,“大畎小亩”和“高而危”的垄形都是不合规格的。
“稼欲生于尘,而殖于壑者”的要求:为人们创造合理的耕层构造指明了方向。
这一时期的垄作法虽然已经相当成熟,但受限于当时的耦耕技术和耒耜等耕具,仍显得较为粗放。尽管如此,畎亩法作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为后世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支持。
热门推荐
儿童积食莫轻视,防治有方助成长
项目管理中如何解决进度冲突
多尔衮的政治作为与成就
30岁男人需重视的三大健康问题是什么 要如何应对
流动比率分析:定义、计算与全面解析
全球公认的最佳作息表:让每一小时都发挥双倍价值
知趣生活:如何在社交中展现智慧
彻底解决Win11声卡问题,驱动卸载与重装指南
秋风起 黄叶落,古诗词里的黄叶,岁月静好,时光温柔!
勇敢的多维含义:从个人挑战到社会责任的全面探讨
U20国足上半场两球领先卡塔尔,媒体盛赞表现
儒释道三教合流,是重要的文化现象,更是大势所趋
隶书用什么宣纸最好?书法创作技巧详解
河南开封餐饮夜市提质行动成文旅强市的“助推器”
生命起源于陆地热泉?铁硫化物或为“解谜钥匙”
日本神道教文化:神祇、神社与信仰体系
研究揭示自然界非生物有机合成的关键路径
客服压力源解析:工作量、情绪与职业发展
跑跑姜饼人烤箱大逃亡国际服新手攻略
常州十大美食推荐,品味江南古城的独特韵味
如果生产队延续至今,农民的生活会更好吗?
古代刑法制度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看不见的老挝」之「万象布施:于平凡处见不凡」
区块链:比特币的灵魂,下一个风口
事务ACID四大特性(图文详解)
手机卡丢失怎么办?注销、挂失与找回的策略与指南!
云南元谋土林:170万年历史的地质奇观
2025年固定收益专题报告:日本债市回调启示录
洛丽塔洋装:动漫中的梦幻之美
为什么父女关系中常有误解?解析"爹,我是你亲生闺女啊"的情感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