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整理语文课堂笔记的技巧和方法
正确整理语文课堂笔记的技巧和方法
语文课堂笔记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工具,正确的整理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本文将介绍一些实用的语文课堂笔记整理技巧和方法,帮助同学们提高学习效率。
记课堂笔记的五大技巧
留白空间:不要记得太紧太密,每页右边留下约1/3的空白处,以便日后补充、修改。
简洁用语:用词用语要简洁浓缩,避免冗长的句子和不必要的细节。
快速记录:写字速度要快,字迹不必追求完美,能看清就行。
结合教材:注意听课与看书结合,有些内容可直接在书上批注。
区分重点:用不同颜色的笔,比如蓝色和红色。一般的用蓝色笔写,重要的内容如概念、公式、定理用红色笔写,这样便于以后复习只需看一下提纲然后进行联想。
整理笔记的“七步法”
忆:“趁热打铁”,课后即抓紧时间,对照书本、笔记,及时回忆有关的信息。实在忆不起来,可以借同学的笔记参看。这是整理笔记的重要前提,为笔记提供“可整性”。
补:课堂上所做的笔记,因为是要跟着老师讲课的速度进行的,一般的讲课速度要比记录速度快。于是笔记就会出现缺漏、跳跃、省略甚至符号代文字等情况。在忆的基础上,及时作修补,使笔记有“完整性”。
改:仔细审阅笔记,对错字、错句及其他不够确切的地方进行修改。其中,特别要注意与解答课后练习,与教学(学习)目的有关的内容的修改,使笔记有“准确性”。
编:用统一的序号,对笔记内容进行提纲式的、逻辑性的排列,注明号码,梳理好整理笔记的先后顺序,使笔记有“条理性”。
分:以文字(最好用红笔)或符号、代号等划分笔记内容的类别。以语文为例,哪些是字词类,哪些是作家与作品类,哪些作品(课文)是分析类,哪些是问题质疑、探讨类,哪些是课后练习题解答等。为分类摘抄做好准备,使笔记有“系统性”。
舍:省略无关紧要的笔记内容,使笔记有“简明性”。
记:分类抄录经过整理的笔记。同类的知识,抄在同一笔记本,或一本笔记的.同一部分里,也可以用卡片分类抄录。这样,日后复习、使用就方便了。按需所取,纲目清晰,快捷好用,使笔记有“资料性”。
其他注意事项
准备工作:给每一门课程准备一个单独的笔记本,准备两种不同颜色的笔,以便通过颜色突出重点。
右侧留白:每页笔记的右侧划一竖线,留出1/3或1/4的空白,用于课后拾遗补缺,或写上自己的心得体会。
多种笔记方式:常用的笔记方式有要点笔记、提纲笔记及图表笔记等。提纲笔记以教师的课堂板书为基础,图表笔记则利用简单的图形和箭头连线,把教学的主要内容绘成关系图。
提高书写速度:要学会一些提高笔记速度的方法,比如简化某些字和词,但要注意不要过于潦草而使自己也看不懂。
保持冷静: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担心,可以在笔记本上留出一定的空间,课后求助于同学或老师,把遗漏的笔记尽快补上。
课后检查:下课后,从头至尾阅读一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将遗漏之处补全,将错别字纠正,将过于潦草的字写清楚。同时将自己对讲课内容的理解,将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右侧的空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