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生长的自然条件要求
咖啡生长的自然条件要求
咖啡作为一种热带和亚热带作物,其生长条件非常独特且严格。从气候、土壤到光照等自然因素,都对咖啡的品质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将详细介绍咖啡树的生长习性、生长过程以及具体的栽培条件,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独特作物的生长需求。
咖啡生长的基本条件
- 温度:四季温暖如春的气候(18度--25度)最为适宜,这是咖啡树生长的理想温度范围。
- 降雨量:适中的降雨量(1500—2250mm)是咖啡树生长的关键,同时降雨时间需要与咖啡树的开花周期相配合。
- 光照:充足的日照是咖啡树生长的重要条件,但过于强烈的阳光会抑制其成长,因此各产地通常会配合种植一些遮阳树。
- 土壤:富含氮、碳酸钾与磷酸的土壤最适合咖啡树生长。
- 海拔:最理想的海拔高度为500-2000米,这样的环境有助于咖啡发展独特的风味。
- 霜冻:咖啡树绝对不能承受霜冻,这对其生长极为不利。
栽培高品质咖啡的条件相当严格:阳光、雨量、土壤、海拔、气温以及咖啡豆采收的方式和制作过程,都会影响到咖啡本身的品质。在保证20度左右的温度的前提下,海拔越高或离南、北回归线最近,咖啡的独特风味越强烈。
咖啡生长习性
外形特点
野生的咖啡树可以长到5-10米的高度,但庄园里的咖啡树通常被砍到不到2米的高度,以增加水果产量并便于收获。咖啡树为对生叶,叶片为椭圆形,叶面光滑,末端枝条长而少,叶柄与枝条交界处花白色开放。
生长环境条件
咖啡树原产于非洲北部和中部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应生长在高海拔、火山或石灰岩或花岗岩土壤、昼夜温差大、干湿季节明显、土壤肥沃的地区。
咖啡生长过程
- 种子处理:用锋利的剪刀在咖啡种子的表皮上小心地切开一个小口子,然后剥下表皮。
- 种植:将处理后的咖啡种子直接种植即可,也可以在种植前将种子用水浸泡,进行催苗处理,以提高发芽率。
- 出苗:咖啡种子在春秋两季进行播种最好,30天左右就会长出苗,如果在夏季种植,7-10天就会长出苗,然后移栽就行。
盆栽咖啡养殖要点
- 土壤:盆栽咖啡在养护时必须使用湿润并且富含腐殖质的土壤。
- 花盆:盆栽咖啡在种植时使用的花盆可以是瓷盆,因为瓷盆比较美观,而且透气,符合咖啡树的生长要求。
- 照明:咖啡喜欢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生长,如果它的生长环境没有阳光,那么它就会长得很差。
- 浇水:咖啡在浇水时要按照干湿交替的方法进行,而且苗期需水量大,要十分注意盆中土壤不宜过干。
咖啡的栽培条件
气候条件:咖啡树需要湿润、温暖的热带、亚热带气候,常年无霜冻。阿拉比卡种咖啡不耐高温多湿的气候,无法长期处于5°C以下的低温,所以多栽种在海拔600-2000米高地的陡峻斜坡。另一方面,罗布斯塔种咖啡则因适应能力强,多栽种与海拔200-600米的低地。全年降雨平均,同时其降雨量在1500-2000毫米,同时其降雨时间,要能配合咖啡树的开花周期。花期和幼果期则最适宜生长发育。
气温:年平均温度在15-25摄氏度之间,不得低与12度,若气温低于20°C则无法正常生长。15-24℃是生长阿拉比卡咖啡的理想温度,而罗布斯塔则是24-30℃。世界咖啡生产国有60多个,其中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南、北纬23°26’)之间。
土质:咖啡属浅根性作物,要求疏松、肥沃、土层60cm以上、排水良好的土壤。适合栽种咖啡的土壤,就是有足够湿气与水分且富含有机质的肥沃火山土。埃塞俄比亚高原上就布满了这种火山岩风化土,因此富含腐殖质的土壤自然成为适合栽种咖啡的基本条件之一。
地形与高度:一般认为高地出产的咖啡品质较佳,中美洲地区各咖啡生产国因为有山脉自大陆中央穿越,它们会以“标高”作为分级标准。例如危地马拉的SHB(取Strictly Hard Bean的前缀缩写而来),七等级中最高级即称SHB,代表它的产地高度约为海拔1370米。不过牙买加岛的“蓝山”与“夏威夷可那”等高级咖啡却不是高地采收咖啡。
风:咖啡喜欢静风环境,台风和干风对咖啡生长发育不利。风力10级以上会吹倒植株,干热风会影响开花结实。云南热区风较小,一般平均风速在1.5米/秒以下,适合咖啡习性要求。部分地区在旱、雨季之交的4、5月间有数次阵性大风,对咖啡影响不大。
对土壤和水的要求:pH值6
6.5之间。我国云南植区土壤肥力中等,pH值67的赤红壤和干热河谷的红褐色土上咖啡均生长良好。光照:咖啡是一种短日照植物,不耐强光,需要适当隐蔽,隐蔽度的要求随生长发育阶段的不同和品种的不同而变化。同时,每天有3~4小时的直射光,对咖啡的生长和结实有良好的效应。小粒种咖啡比中粒种咖啡耐光性较强,故咖啡隐蔽问题,应因地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