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历史上的三个 “张三(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历史上的三个 “张三(丰)”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221/14/70543001_1147288986.shtml


2025大吉
NEW YEAR

真正的功夫修炼,不仅需要外在的努力,更需要内在的领悟。只有将“求”与“悟”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功夫的至臻境界。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在勤奋努力的同时,更要注重内心的觉醒和领悟!
关注武当

天下武功


武派当悟道活法真·功夫自上身

以武学打开世界·智者不匹夫 武者无懦夫

在华夏历史的漫漫长卷中,张三丰的名字熠熠生辉,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与武当派武术及气功的起源紧密相连,成为了无数人探寻与追思的传奇符号。然而,在历史的浩瀚烟云中,并非仅有一位“张三丰”,实际上,有三位名字高度相似的人物,他们分别是宋·张三峰、刘宋·张三峰以及元明之际的张三丰。这三位人物所处时代不同,事迹与成就也大相径庭,极易引发混淆。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深入探寻,揭开他们各自神秘的面纱,梳理其中的关联与差异。

一、宋·张三峰:内家拳起源的神秘先驱

清初,史学大家黄宗羲在其撰写的《王征南墓志铭》中,为我们留下了关于宋·张三峰的珍贵线索。文中记载:“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而乘之。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外家,内家盖起于宋之张三峰。”黄宗羲治学态度严谨,对天文、地理、术数、经史等诸多领域均有极深的造诣,其所述内容可信度颇高。从这段文字中,我们能够得知,宋之张三峰与内家拳的诞生息息相关,他被视作内家拳的开创者。然而,颇为遗憾的是,目前有关这位张三峰的具体生卒年月、生平经历等详细信息,在各类文献中均难觅踪迹,我们仅知晓他在技击方面造诣精深。

二、刘宋·张三峰:房中术的神秘传承者

在《神仙鉴》中,有这样一段简短的记载:“刘宋时有张三峰者,号朴阳子,传阴道中三峰采战之法。”这寥寥数语,几乎涵盖了我们目前所能了解到的关于刘宋·张三峰的全部信息。后世流传的《三峰丹决》一书,专门讲述房中采战之术,极有可能就是由他传承下来的。由此可见,刘宋时期的张三峰,主要活跃于房中术领域,与武当派武术和气功的创立并无直接关联。

三、元明之际·张三丰:武当传奇的缔造者

元明之际的张三丰,在史书、道家文献以及民间野史中均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据《张三丰先生全集》记载,张三丰出生于元定宗二年。他曾在陕西宝鸡山短暂居住,此地有三尖山,三座山峰挺拔秀丽,景致清幽宜人,张三丰因此自号三峰居士。但由于“三峰”之名与当时的旁门采战之术名称相似,而身为道家正统丹法传人的张三丰,对这类旁门左道深恶痛绝,于是便将“峰”改为“丰”。

《明史·张三丰传》对他的描述更为详尽:张三丰,辽东懿州人,名全一,又名君实,三丰是他的号。因其不拘小节,不注重外表修饰,又被人们称作张邋遢。他身材高大魁梧,身形独特,有着龟形鹤背、大耳圆目,胡须如同戟一般刚硬。无论严寒酷暑,他始终身着一件衲衣、披着一件蓑衣。他的饭量惊人,有时一顿饭能吃下很多食物,有时却又数日才进食一次,甚至连续几天都不进食。他记忆力超群,读书过目不忘,一生游历四方,居无定所,民间传说他能够日行千里。他性格诙谐幽默,与人相处时旁若无人。他曾游历武当山的各个岩壑,期间曾预言:“此山异日必大兴。”当时,武当山的五龙、南岩、紫霄等建筑均毁于战乱,张三丰便与徒弟们一同清理废墟,搭建草庐居住,然而不久后又离开了此地。

明太祖朱元璋早就听闻张三丰的大名,于洪武二十四年派遣使者四处寻访,却未能寻得他的踪迹。后来,张三丰居住在宝鸡的金台观,有一天,他突然宣称自己即将离世,并留下颂词后便与世长辞,当地百姓准备好棺材将他入殓。然而,就在下葬之时,人们竟听到棺材内传来声响,打开一看,张三丰竟然复活了。此后,他游历四川,拜见了蜀献王。而后又重返武当山,继续游历襄阳、汉水等地,他的行踪神秘莫测,充满了奇幻色彩。

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派遣给事中胡滢和内侍米祥,带着玺书和香币前去寻访张三丰,他们踏遍了荒远偏僻之地,历经数年却始终未能找到。于是,成祖下令工部侍郎郭进、隆平侯张信等,督率三十多万民夫,大规模修建武当宫观,此次工程耗费巨大,花费以百万计。工程竣工后,成祖赐名大岳太和山,并设置官员、铸造印章进行守护,这一切竟都应验了张三丰当初的预言。

也有说法称张三丰是金朝人,元初时与刘秉中一同拜师学艺,后来在卢邑太清宫学道,但这些说法均缺乏确凿的证据,难以考证。天顺三年,英宗赐予诰命,追赠他为通微显化真人,然而,他最终的结局如何,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综合明朝官方记载以及《张三丰先生全集》的内容,可以明确:张三丰为元末明初人,明太祖和明成祖都曾多次派人四处寻访他。此外,《画史会要》中提到,张三丰擅长绘制道释神像和人物画,还经常创作自画像。他所著的《玄要篇》《无根树》等作品,文风洒脱飘逸,充满了独特的神韵。因此,有充分的理由认为,《中国武术大辞典》中所记载的“元末的张三峰”,实际上就是“明成祖寻访的张三丰”。《中国武术大辞典》不仅遗漏了刘宋时期的张三峰,还错误地将元明之际的张三丰一分为二,这无疑是一个明显的错误。此外,祇园居士的《征异录》、朗瑛的《七修类稿》、陆西星的《淮海杂记》、陆深的《玉堂漫笔》等文献中关于张三丰的记载,由于缺乏严谨的考据,均不足以作为可靠的依据。

著名道教学者、前道协会长陈撄宁先生,早在几十年前就对这一复杂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指出,张三峰是宋朝徽宗时期的武当山道士,精于技击,是内家拳的创始人,但他未必属于彭祖一派。需要注意的是,旁门中的“三峰”乃是术语,并非指人名,只是由于字面相同,世俗之人便将术中的“三峰”与人名中的“三峰”混淆在一起,使得张三峰无端遭受误解。又因为“张三峰”与“张三丰”字音相同,普通学道者常常将宋朝的“三峰”与明朝的“三丰”混为一谈,导致张三丰的《玄要篇》被误认作三峰采战术。陈撄宁先生学识渊博,他还提到,“术三峰”这一说法自古就有流传。例如,《张三丰先生全集·正讹》中记载:“又三峰者,乃旁门之名,不但刘宋时张三峰也。阴道中有三峰采战……九一之谬,即御女之方。分上中下三峰,采人精气,托号流水金丹。伯阳之前,已有此术矣。”

故此:

  1. 历史人物梳理:历史上存在两位张三峰和一位张三丰,分别是宋·张三峰、刘宋·张三峰以及元明之际的张三丰。

  2. 宋·张三峰的贡献:宋·张三峰是武当派武术的开山鼻祖,其在内家拳领域的开创之功,为后世武术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3. 刘宋·张三峰的角色:刘宋·张三峰(号朴阳子)虽不是“术三峰”(即三峰采战之术)的开创者,但无疑是这一领域的代表性人物,其代表作《三峰丹决》流传后世,不过他与武当派并无直接关联。

  4. 元明之际张三丰的成就:元明之际的张三丰是武当内丹派(气功)的创始人,出生于元末,他自称“大元遗老”,不仅在武术和气功领域建树卓越,还擅长诗词创作与书画艺术,其作品《玄要篇》更是成为了后世研究武当文化的重要典籍。明太祖和明成祖对他极为仰慕,多次派人寻访。

  5. 武当派的发展: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武当派武术与气功相互融合、相互促进,逐渐形成了如今独具特色的武当派武功风格,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武学理念,对中国武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