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壁上观:成语释义、历史故事与寓意
作壁上观:成语释义、历史故事与寓意
作壁上观:比喻置身于事外,在一旁观望。
隔岸观火:隔着河看失火。比喻置身事外,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
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作壁上观
中文名:作壁上观
拼音:zuò bì shàng guān
近义词:置身事外、袖手旁观
反义词:见义勇为、拔刀相助
用法:贬义,谓语
成语出处: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懦恐。(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诸将皆从壁上观后来演化为成语作壁上观。
成语故事
秦朝末年,由于朝廷荒淫无道,百姓生活悲惨,天下大乱。项羽与叔父项梁不堪忍受这种局面,率兵起义反秦、推举楚怀王之孙为楚王,军威大震。已被秦朝灭亡的赵、魏、燕、韩诸国,也伺机复国,与楚王结盟反秦。
项梁接连取胜,秦二世急遣大将章邯统领大军镇压。定陶一战,项梁战死。章邯遂挥师攻赵,围困赵王于巨鹿。赵王向楚王紧急求救。楚王以宋义为主将,项羽为副将,率师援赵。宋义力图避开秦军锋芒,保存实力。楚军开抵安阳,竟一驻四十六天,只等着秦赵两败俱伤时,才出击。项羽几次催促宋义渡河作战,都被拒绝。宋义甚至说:冲锋陷阵,我不如你;筹谋划策,你则不如我。项羽一怒之下,杀了宋义,并报告楚王。楚王命项羽为主将。
项羽率军渡过漳水,旋即破釜沉舟(把锅砸碎,把船凿沉,意思是不给自己留退路),每人只发三天干粮,与秦军决一死战。此时,集结在前线的各地援赵部队已有十几支,只是见秦军势大,都固守营寨,不敢轻易出战。楚军一到,立即发动猛攻。楚军将士似出山猛虎,以一当十,杀得秦军落花流水、溃不成军。各路援军在自己营垒上看到了这一壮观场面。楚军获得了大胜,项项羽从此成为各路反秦部队的领袖。
成语寓意
故事中宋义为避秦军锋芒,保存实力而想坐山观虎斗,殊不知这种隔岸观火的计谋并不适合实力悬殊的秦军与赵军。很多人都有这种看热闹的心理,两人打架,边上有看热闹的;一群人忙碌地做事,旁边也有什么不做看热闹的。人们要有乐于助人的精神,只有去帮助别人,别人在你危险的时候才会帮你。项羽弑将杀敌,破釜沉舟后举得胜利,告诉人们遇事应当机立断,不要失去恰当的机会。切忌黄鹤楼上看翻船,否则日后定会后悔。
成语用法
成文用法:作壁上观比喻坐观成败,不肯出力帮助争斗者中的一方。多用于别人需要帮助或有两方的人相争的场合。该成语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多含贬义。
运用示例:
- 清·魏秀仁《花月痕》五〇回:可笑当事的人,尚复唯唯诺诺,粉饰升平,袖手作壁上观。
- 近代·鲁迅《两地书·七》:我以为对于校长主张去留的人,俱不免各有其复杂的背景,所以我是袖手作壁上观的。
- 现代·梁实秋《雅舍小品·狗》:骂的是狗;用的是让我所能听懂的语言。那弦外之音是:我已尽了管束之责了,你如果被狗吃掉奠要怪我。然后他就像是在罗马剧场里看基督徒被猛兽扑食似地作壁上观。
- 现代·姚雪垠《李自成》二卷二章:官军与李自成一旦交战,文富无路效力,只好作壁上观了。
成语辨析
作壁上观—袖手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