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省级“小而强”临床创新团队建设启动!温州15个团队入选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省级“小而强”临床创新团队建设启动!温州15个团队入选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220374

近日,浙江省正式发文公布首批“小而强”临床创新团队入选名单,启动建设省级“小而强”临床创新团队(含培育创新团队),并在全省新开设以团队名称命名的专病门诊。其中,温州市15个团队上榜。

首批省级“小而强”临床创新团队主要面向浙江省重点需要解决的多发、高发、疑难疾病,组建优势人才团队,开设专病门诊,协同技术攻关,提高疾病诊疗效果,打造临床特色品牌,推动医院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更好满足群众看病就医需求,让优质人才资源、医疗资源、创新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随小布一起了解温州上榜的15个团队:

胃癌营养不良“小而强”临床创新团队(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作为浙南闽北规模最大的胃肠道疾病诊疗中心及国家临床营养科建设项目示范单位,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年收治胃癌患者达1500余例,手术近800例。团队整合胃肠外科、临床营养科、肿瘤内科等6大学科资源,构建多学科融合的胃肠道肿瘤精准诊疗体系,并首次在国际上提出亚洲胃癌患者肌少症CT诊断标准。通过优化“精准评估-个体干预-全程管理”全周期诊疗模式,持续推动胃癌诊疗从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型,为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医疗负担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坏死性软组织感染“小而强”临床创新团队(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团队自1998年起专注坏死性软组织感染诊疗研究,目前有急诊、烧伤、创面修复、麻醉、药学等多领域共17名专家。团队首创“Double-SR”快速筛查评分系统,建立全球首个急诊专家共识,创新性提出“早期多切口减张+多学科全程管理”诊疗体系。通过组建多学科协作(MDT)团队,将创伤弧菌感染病死率从75%降至30%以下,坏死性软组织感染病死率由30%降至17.6%。通过持续开展诊疗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为降低感染致死致残率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提升我国在急危重症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病“小而强”临床创新团队(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团队汇聚了老年医学科、神经内外科、康复医学科、精神卫生科、影像学、基础研究等多学科专家15位,其中高级职称13位,包含海外优青等多位高层次人次,博士占比高达80%,是集临床、科研及教育为一体的团队。团队依托瓯江实验室与温州医科大学老年研究院,开展一系列AD创新研究项目,致力于寻找新的干预靶点,开发早期诊断系统、干预方法,推进多靶点治疗药物的研发。

先天性脊柱侧弯“小而强”临床创新团队(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团队专攻先天性脊柱侧弯的诊治,专注于诊治因先天性半椎体、蝴蝶椎等结构畸形以及不明原因的先天性特发性脊柱侧弯引发的各类症状。共有核心成员15人,由包括脊柱外科、康复医学、影像学、药学和再生医学等多学科专家组成,曾在著名脊柱外科专家池永龙教授带领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完成了世界首例上胸椎椎弓根螺钉治疗脊柱侧弯畸形,开创了世界儿童脊柱侧弯三维矫形的先河,拥有脊柱相关专利90余项,注重精准诊断、早期干预与长期管理,致力于减轻症状、矫正脊柱畸形、改善生活质量。

新生儿脑出血后脑积水“小而强”临床创新团队(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团队由新生儿科、影像科、儿童康复科、儿童麻醉等多学科专家组成,专注于新生儿出血后脑积水的诊断和多学科综合治疗,设有“新生儿出血后脑积水”专病门诊,为患者提供诊断、治疗、随访的“一站式”服务,对疑难复杂的病例开展多学科专家会诊,为患者提供最佳的诊疗方案,团队对超低体重、超早产儿的脑积水手术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其中手术时最低体重仅700—800g,达国内领先水平,取得满意疗效。

新生儿小肠结肠炎“小而强”临床创新团队(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团队共有成员16人,由一支多学科团队组成,包括产科专家、新生儿学专家、新生儿外科专家、临床药学人员、临床超声专家、专职研究人员和专业护理人员,其中省级人才2人,博士10人,高级职称11人,在中华医学系列杂志及SCI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10项专利。核心成员具备多年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诊疗经验,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早期筛查、远程会诊与院际转运、诊断与治疗、并发症处理及术后康复指导、出院患者的随访及营养评估等方面均提供专业、前沿的医疗技术服务。

颅脑损伤低视力康复“小而强”临床创新团队(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

团队共有成员15人,是一支多学科交叉团队,包括低视力、小儿眼科、眼底病、神经眼科和中医眼科医生、视觉认知和遗传性眼病研究人员,其中博士8人,高级职称3人,主持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课题,在Current Biology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荣获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三八红旗、全国师德标兵、浙江省道德模范等,为国内首个专注于颅脑疾病(脑卒中、颅内肿瘤、脑血管疾病等)和眼科疾病(甲状腺相关眼病、视神经病变、青光眼、病理性近视等)导致的低视力治疗与康复。

白内障术后干眼“小而强”临床创新团队(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

团队由国内知名的白内障专家、干眼专家及临床辅助人员组成,其中高级职称7人,博士11人。开设国内领先的白内障术后干眼专病门诊,专注于白内障术后干眼的精准诊断与个性化治疗,团队核心成员具备多年白内障术后干眼诊疗相关经验,并在IOVS、AJO、Ocular surface、JCRS等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获得多项专利。诊疗内容涵盖精准诊断、药物治疗(人工泪液、抗炎药、免疫抑制、促泌剂等)、物理治疗(热敷、熏蒸、睑板腺按摩)、强脉冲光治疗等眼部术后的干眼患者及康复患者,特别是术后视力恢复不佳、眼部干涩不适的人群,提供精准诊断与长期眼表管理,守护患者术后眼健康。

牙白垩斑“小而强”临床创新团队(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团队开设了国内首个“牙白垩斑”专病门诊,专注于治疗因正畸矫正、牙齿发育异常、酸蚀脱矿等原因引起的牙齿白垩斑病损、早期牙釉质脱矿以及早期釉质龋损,采用激光、氟化物、生物活性玻璃等手段进行再矿化治疗,应用树脂渗透技术、釉质微研磨技术等微创治疗手段进行美学修复。同时提供全面的口腔卫生健康宣教,协助患者进行口腔卫生维护和菌斑控制,预防牙釉质白垩斑形成。

釉质不全牙磨损“小而强”临床创新团队(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团队依托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修复科,是一支专注于釉质不全牙磨损治疗和技术创新的高水平队伍,团队共有成员15人,国家级人才1名,省部级人才4名,博导4名。团队成员在Dental Materials、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Journal of Prosthodontics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总结的临床治疗技术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其中2项专利实现转化,获国际牙科研究协会年会(IADR)第100届大会修复前再生科学奖(PPRS)一等奖2项。是省级重点临床专科、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口腔修复专科联盟成员单位。

腹膜转移癌腹腔腹水“小而强”临床培育创新团队(温州市中心医院)

团队专注于腹膜转移癌难治性腹水的精准诊断与治疗,汇聚了肿瘤学、外科、影像学、病理学等多个学科的顶尖专家,包括省级领军人才和市级学科带头人,整合了肿瘤科、普外科、影像科、病理科等资源,并率先引入全基因组染色体不稳定性检测技术(iStopCancer)和低覆盖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结合手术减瘤、腹腔热灌注化疗(CRS+HIPEC)、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手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医院为团队提供了PETCT、直线加速器等先进设备,确保创新成果能够快速转化为临床应用,直接服务于患者,有效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复杂肝癌“小而强”临床培育创新团队(温州市人民医院)

团队共有成员15人,组成包括肝胆外科、影像科、超声科、病理科、肿瘤内科、血管介入科、中医科、基础研究人员及专业护理人员,其中博士1人,硕士13人,高级职称10人。核心成员所在科室为浙江省临床重点专科,温州市肝胆专病中心,复杂肝癌创新团队专病门诊是温州市首个专门针对复杂肝癌患者的专病门诊,涵盖肝癌精准诊断、手术治疗、微创消融治疗、晚期肝癌转化治疗、术后康复及长期随访等五个方面。旨在为复杂肝癌患者提供全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小而强”临床培育创新团队(温州市中医院)

团队是由温州市中医院集结中医妇科、针灸推拿科、妇产科、临床检验等多学科背景的专家组成的临床创新团队,共有成员12人,其中国家级人才4人,省级人才3人,博士1人,高级职称12人。主攻病种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并依托浙江省非遗马氏中医妇科,兼具临床基础及中医诊治特色,开设“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专病门诊,专病门诊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以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糖脂代谢异常等生殖内分泌及代谢问题为主攻方向,运用中药复方、针灸、中医外治等中医适宜技术,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提供更全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引进多种先进检验手段,为疾病诊断与评估提供依据。

早产短宫颈“小而强”临床培育创新团队(温州市妇幼保健院)

团队由一支多学科团队组成,包括产科、妇科专家、新生儿专家、儿保专家、超声专家、专业护理人员、科研人员,其中国家级、省级人才3人,博士5人,高级职称7人。团队在早产“短宫颈”综合征的诊治方面,经验丰富,每年接诊早产“短宫颈”相关病例约2502例。近3年,实施宫颈环扎术152例,其中紧急环扎术81例。与国内顶尖院校及专家团队,如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陈超教授团队、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应豪教授团队、北京协和医院的马良坤教授团队等开展相关临床和科研合作,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孕产妇及儿童健康提供有力支撑。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小而强”临床培育创新团队(温州康宁医院)

团队由10名核心成员构成,涵盖儿童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家庭工作师、学习能力及认知系统评估师、脑功能检测与治疗师、心理健康社会服务和公共卫生等多学科专家。自2020年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中心成立以来,已接诊超10万人次,尤其在ADHD诊疗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通过与加拿大、英国等院士团队合作,建立海外院士工作站及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本团队具备了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能力,不断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团队成员在SCI/SSCI杂志上发表论文6百余篇(包括柳叶刀,BMJ),获得3项专利,与产业开展了紧密合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