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腾讯好书2025年1、2月文学原创好书发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腾讯好书2025年1、2月文学原创好书发布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227A04WWC00

“腾讯好书”由阅文集团QQ阅读、腾讯新闻主办,探照灯书评人协会承办,致敬那些有“文学的美,思想的真,历史的重,关注当下,典雅叙事,优美表达”,有创造力、想象力、探索性的图书作品。

以下是2025年腾讯好书1、2月文学翻译好书,排名不分先后。

《国宝》

祝勇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45年1月

一九三三年山海关失守,北平危在旦夕。故宫博物院那文松等故宫人立下“人在文物在”的誓言,在硝烟与刺刀之险中,在各方势力的重重阻挠下,毅然押运一万多箱故宫文物伶仃上路。自此,浩瀚的皇家典藏在中国大地上经历了长达十数年的颠沛流离,也硕结了超越器物之上的奔腾不息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

《国宝》通过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聚散流徙,讲述其因南迁而波澜飘摇的家族史,以小见大,以家映国,从烟火日常的民间立场见证磅礴沧桑的近代中国。祝勇用丰赡的细节还原历史现场,以精彩的故事重建南迁之路,投笔一代故宫人的守藏之心于纸上,大义凛然,根魂毕现。

在战争岁月中,故宫国宝南迁又返归的历程,在祝勇笔下呈现得波澜壮阔而又气壮山河。一部精彩绝伦的小说!

著名作家,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副主席邱华栋评价说,“在战争岁月中,故宫国宝南迁又返归的历程,在祝勇笔下呈现得波澜壮阔而又气壮山河。一部精彩绝伦的小说!”

《大海风》

赵德发 著

作家出版社

2025年1月

《大海风》以黄海之滨的马蹄所和青岛、上海、大连等港口城市以及广阔的海洋为故事发生地,书写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北方的渔业史与航运史,表现人海关系之变、时代风云之变。

主人公邢昭衍是一位渔家子弟,也是明代所城千总、抗倭英雄的后代。他在青岛读书时开阔了视野,明瞭海洋大势,决心向张謇学习,实业救国,拥有一只船队,振兴民族航运业。但是国运不济,外敌入侵,他的事业只能半途而废,于是,抗倭英雄遗传的血脉让他义愤填膺,决定带领民间武装走进深山……

小说以浓墨重彩刻画了主人公面对大海的坚强性格与进取姿态,在强敌入侵时的家国情怀与牺牲精神,并讲述扣人心弦的航海故事,展示斑斓多彩的渔家风情。

《年代诗丛•第三辑》

旋覆、叙灵、竖、唯零、方闲海、朱庆和、李万峰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1年1月

年代诗丛•第三辑,为“年代诗丛“诗歌品牌时隔22年重启出版后的第一辑,由韩东担任主编,入选诗人无关年龄、知名度,要求是写得足够优异以及具有独创性的新一代诗人,特别是其中对读者而言较为生疏的面孔。

本辑七本分别为:旋覆《蜜蜂说》、叙灵《鲸鱼马戏团》、竖《饭泡粥》、唯零《别的部分》、方闲海《社交恐惧症》、朱庆和《我的家乡盛产钻石》、李万峰《壁虎》,于坚、翟永明、杨键、张执浩、杨黎、沈浩波及韩东共七位诗人与入选诗人一一对应,撰写推荐语。

《时运》

魏思孝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5年1月

2024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得主魏思孝个人写作生涯第一个阶段的全景概括,真诚讲述29个故事,那些“活着”的乡镇青年,不安地挣扎并越过每一天源源不断的麻烦。这些小说以“情绪”为基本,放肆,生猛,是魏思孝过去十余年的的整体精神写照。

魏思孝个人写作生涯第一个阶段的全景概括,长篇《余事勿取》《王能好》《土广寸木》背后的丰饶短篇—— 炽热、放肆,生猛,是作家珍爱的“自己再也无法写出的文字”, 依然微不足道,依然令人心碎。

《让我们相爱吧》

海男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5年1月

著名作家海男全新长篇力作,从少年时代努力求学,憧憬像哥哥一样成为知青;到青年时代独自一人离开家乡,到县城闯荡,经历旧城改造后自主创业;然后成家,养育子女,时间逐渐推进到当下智能网络时代,主人公鸢尾花也从长辈眼中的叛逆少女,成长为新一代叛逆青年的母亲。这其中呈现出代际间的冲突、理解和关怀,更照见了中国几十年时代发展浪潮里的每一段重要历史时刻。

作者海男以诗性的文笔、第一人称的视角,举重若轻地描绘出一个平凡的中国女性从少年到青年直至进入中老年的人生故事和心灵成长,以一条主线记录了三代人的青春。

在共同的时代记忆里,过往的岁月再次清晰浮现。

《乘一根刺穿越大海》

木叶 著

作家出版社

2024年11月

《乘一根刺穿越大海》是木叶正式出版的第一本诗集,是木叶30年诗歌创作的一次萃取与整体展示,分为“对现在的回忆”、“漫长的序章”和“时间晶体”三辑,涉及对古典与原典的致意和重新发现,也有带着先锋精神的新思和新的律动;有3至5行的当代绝句,也有百余行的小长诗和几百行的组诗;触及诗学本体、语言困境,也包括对人生人性、意义无意义的省思。

作者在较长篇幅的作品中,挑战更多的意义或无意义、纯诗或非诗,同时,探讨诗歌的自由与仪式感的问题,有破有立,走得越久越意识到要关注语言的形式就像关注“人类命运的形式”,并且“需要在形式上抵达某种深度”(威廉斯语)。此外,布洛克的话也带来启示:“诗歌最难传达的意义往往是通过整首诗的音乐和音调揭示出来的。”

就此,诗歌中一些人与物分裂了“我”的主权,一些字与词托身于万物,一些伤疤与俗常变成了翅羽,一些笑声与沉默化作了刺,美在变得可疑的同时变得强悍而缭绕,恶与罪则不是不可以被蔑视被打败被改变……作者失落,振奋,提醒自己淡然。敞开。然后。祈愿。

《黑白镜像: 《野草》讲稿》

李森 著

商务印书馆

2024年11月

本书是对于鲁迅《野草》散文诗集的逐篇解读,其特别之处在于虽是专业学者对《野草》的研究解读,却并不选择以“学术语言”写就.而是采用类似散文的形式,将专业的文学分析阐释融入到诗意的语言中,以一种全新的解读方式,带给读者独特的阅读体验与新鲜的阅读快感。

本书并不将重点放在对《野草》中各种象征意义的探究,而是选择回归到对鲁迅作品语言本身的分析。作者以直观体悟的方式,探究鲁迅作品的语言魅力,同时又结合文学研究的理论知识,揭示渗透鲁迅创作中的“现代性”观念。

《当代小说三十家》

孟繁华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4年10月

《当代小说三十家》是著名文学批评家孟繁华有关当代小说家的一部评论集,他以扎实的学术基础、广博的知识储备、精准的专业眼光和敏锐的问题意识,对目前活跃在文坛,如莫言、贾平凹、阿来、孙甘露、毕飞宇、宁肯、林白、张惠雯等三十位小说名家的创作,给予了丰富而有见地的评价,并触类旁通,对相关类别的作品进行辨析与解读。

可以说,这是一部全面、新颖、厚重的文学批评之作。作者以深刻而充满张力的文学格调,独特而富有洞见的文学评论,力图如实反映当下中国小说创作全貌。无论是对有志于小说创作和研究的作家、批评家,还是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本书都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目录”式读本,可以带领我们更好地一窥当代小说创作的门径。

《文脉的演进:中国古代文学史讲录》

陈引驰 著

中华书局

2024年12月

本书为复旦大学中文系陈引驰教授有关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讲录,突破文学史叙述的一般格套,既见脉络的系统性,又见细节的丰富性,是很有视觉感的大学课堂实录。纵向从先秦一贯而下直至近现代,横向则以文类从韵文、散文、诗歌到小说,交织成动态发展的包蕴文本、作者、文学事件、文学流变、读者接受等在内的中国文学网络,呈现文脉的演进。

全书融汇历代文人学士与海内外学人的作品、卓识,文学情怀贯穿始终,打破定说,时有创见,提出中国文学史的三个轴心时代的独到之说、注重早期文学脱离音乐之后对文字表现的追求、聚焦近世文学对唐宋文学的承转变创、描绘近代文学转型的多元图景。既有学术上的着意开拓,又具备普及中国传统文学的意义。

《东方的星空》

王童著

作家出版社

2024年12月

《东方的星空》是继《寻找旅行者一号》,王童又推出了以“太空诗”为主干的诗集。该诗集秉承了王童“太空诗”的鲜明特征。这本诗集中收录了作者分别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长诗《寻找东方红一号》及《延河》诗刊上的《圣洛朗的眼泪》,两首长诗同原发的《寻找旅行者一号》恰构成王童太空诗的三部曲。除这三首长诗外,王童其他发表在各报刊上的太空组诗等组合到本书中,都华彩成了一道亮丽的太空风景线。

这些诗有的曾被航空航天大学口的百名教授及科学家交互朗诵过,并收入大学考研科目,有的曾被译介至欧美和五种少数民族语言推出。在中国航天事业突飞猛进,推涌着星辰大海上下求索的日月间,王童的“太空诗”契合了这一上天入地的壮志豪情。在这激情中融进了现实与科幻,神话与想入非非的意象。有评论家称王童的诗有一种“疯狂的想象力”并不为过,这在当下诗坛实属难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