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草莓是最脏的水果,打过100多种农药,真相不是那么简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草莓是最脏的水果,打过100多种农药,真相不是那么简单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305A007OC00

AI划重点 · 全文约2537字,阅读需8分钟

1.草莓种植模式分为露天种植、塑料拱棚种植和日光温室无土化栽培,未来发展趋势是向日光温室种植方向进化。

2.不同种植模式下草莓的病虫害发生率不同,日光温室种植的草莓病虫害发生率较低,农药使用频次也较少。

3.草莓打过100多种农药是指我国允许在草莓上使用的已登记农药种类,但实际上每颗草莓可能只有4-7种农药残留,与其他水果相比并无太大区别。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关于草莓的议论之声,最近几年一直不此起彼伏。

有一个网上传言是这么传的,说“草莓打过100多种农药,是最脏的水果。”

那么,这个传言是造谣还是事实呢?

严谨的来说,人家说草莓打过100多种农药还真没错,但说草莓是最脏的水果,就过分了。

世界上水果种类那么多,不同产区,不同标准,不同种植环境下来种出来的水果,农药残留程度也不一样。直接断言说草莓是最脏的水果,是不对的。

草莓打过100多种农药听起来很可怕,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文字游戏而已。

这次我们从头来给大家捋一捋草莓的整个种植情况和草莓打过的那100多种农药,供大家参考。

草莓的种植一直在进化

一些网友可能很少了解草莓的种植,单纯的认为草莓就是种在土里的。

但实际情况是,当下草莓的种植模式大致上已经分为3大流派。

第一类是露天种植。这也是草莓最传统的种植方式。不过加工用草莓品种露天种植的产区还多一些,鲜食草莓品种的露天种植的产区已经越来越少了。

比较出名的草莓露天种植产区可能就只有大凉山产区了。因为大凉山存在着种植露天草莓的绝佳条件,它是高海拔地区,在气候上冬暖夏凉,日照能达到2140小时,大约有300天的无霜期,最冷的时候也在10℃以上。

第二类是塑料拱棚种植。一般是搭一个相对简易、成本低的塑料大棚,然后通过土壤栽培的方式来种植草莓。这种种植草莓的方式是大多数小农户比较喜欢的种植方式,而且南方比较多一些。因为南方冬天气温高,对大棚的保温要求没有北方那么高。

第三类是日光温室无土化栽培。这个种植方式目前也应该分成两类,一类是比较简单点的。搞了一个不太复杂的日光温室,采用无土化栽培模式进行种植。

另一种是非常具有科技感的草莓栽培方式,搭建一个巨大的日光温室,然后全部采用无土化栽培基质来种植草莓。再好一点儿,直接上全自动化的栽培设备,搞得整个大棚里空中、墙上全都是草莓。

笔者去过的最厉害的一个草莓温室,是从外国引入的草莓种植智能化设备,从温室通风、草莓施肥、浇灌等,全部智能化操控。非种植和采摘时节,平时四五个人就可以管理60多个草莓温室,非常智能化和省人工。

一般,北方这样浮夸的草莓温室比较多,多以实力雄厚的草莓种植企业为主。

但不管怎么样,草莓的无土化栽培模式在草莓种植中已经非常普遍了。这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这就跟种蘑菇用基质一样,草莓很多很多也都是这么种出来的。

并不是说这样种出来的草莓多好吃,而主要是种植者为了防止土传病害,然后提高产量才研究出来的种植模式。

这三大类种植模式里,草莓种植未来发展的最终方向大致会向日光温室种植的方向全面进化。

三大类里,哪一类的草莓用到农药的几率最小呢?

肯定是第三种。这么说吧?农业生产上,要达到同等的产量,只要硬件投入越高,相对的“软件”投入就会越少。物理设施搞得越全面,化学防治手段就采用得相对越少。这个道理并不难理解吧?

草莓的病虫害很多吗?

这三种草莓的栽培模式下,草莓都会的哪些病呢?

草莓的病害跟其它水果比起来,也并不算多。不能因为草莓长柔柔弱弱,看起来娇滴滴的,就认为草莓很容易得病。

草莓的病害还是那几类常见的“水果病”,例如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根腐病、叶霉病等。如果是棚内有土栽培,发病率会相对高一些;采用无土栽培后,草莓的大多数土传病害发病率会降到非常低;如果是在日光温室那样的硬件投入下,草莓可以极大的降低所有病害的发病率。

虫害也一样。也就是那几类常见的害虫,大致有红蜘蛛、蓟马、蛴螬、害蚜虫、根线虫、地老虎等。

与其他水果比起来,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草莓的病虫害并没比其它水果多。

上文说了草莓在不同的栽培模式下,草莓的发病率不同,所以打药的频次也不同。通风及时,防护严密的大型日光温室,虫害、霉菌病的发生几率会小很多,没必要费劲去打太多的农药。

而大多数一般的草莓栽培设施,打药时间也是有说法的。正常的果农都不会在2-3月份给结果了的草莓打农药。简单想想就可以,一个是没啥作用;第二个是有毒农药的气味都很大的,这个时候打农药,棚里通风又不好,草莓又是“即采即卖”的水果,打了药后那么大的气味,收购商不是傻子的话,应该也不会收的。

很多消费者说有种植人员当着消费者的面,在草莓采摘园里给草莓喷农药。这就是误会,就算是真打药也是偷偷摸摸的啊,谁会傻到当着消费者的面打农药?

这种情况,大多数给草莓喷得是水或者是钙离子类的矿物质。

草莓打过100多种农药?

回到文章开头,“草莓打过100多种农药”这个说法确实是有根据的。因为我国允许在草莓上使用的“已登记农药”的确是100多种,准确来说是137种。

这里面大致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杀菌剂。因为太多了就列举几个,如咪鲜胺、苯醚甲环唑、戊菌唑、乙嘧酚、乙嘧酚磺酸酯、四氟醚唑醚菌酯、氟菌唑粉唑醇戊唑醇嘧菌酯等。

第二类是杀虫剂。杀虫剂不仅仅有化学杀虫剂,还有生物源杀虫剂。列举几种,化学杀虫剂有丁氟螨酯、腈吡螨酯、乙唑螨腈、联苯肼酯、乙螨唑硫酰氟吡虫啉等。

生物源杀虫剂有苦参碱、藜芦根茎提取物、依维菌素、阿维菌素、甲维盐等。

第三类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也就是大家口中经常说得“激素”,像所谓的“膨大剂”之类的也算是这类吧。但膨大剂只不过是一个夸张的叫法,根本就没有那种打了以后能让草莓瞬间大一圈的神药。草莓的大小主要还是取决于品种。

这一类比较少,登记在册的只有两种。一个是促进作物生长的24-表艺苔素内酯;一个是促进细胞分裂的噻苯隆。两个也都是微毒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要按网传的“草莓打过100多种药”的说法可能说得就是这些农药了。

但要搞清楚的是,这仅仅是草莓登记在册可能用到的农药而已。

把所有的草莓当成一个整体来算,全国的草莓是打过100多种农药。但你吃得草莓只不过是整体里面的局部,在种植过程中是不可能把这些药都用一遍的。

如果真要那么算的话,其实不只是100多种,因为还有很多没有登记在册的农药,一些地区也在用。

都算起来,那可以把所有水果、蔬菜上能用得农药都算在草莓上,因为日常种植中这些农药,草莓都可能会用到,那估计得上千种了。

所以,逻辑上是不能这么算,对消费者来说是没意义的。

真有意义的算法是,看你吃得那一颗打过多少农药。

这个就要看日常检测的农药残留报告了。

放到消费者眼前的一颗草莓,如果真要送去检验农药残留报告的话,大致也就主要会检测啶酰菌胺、嘧菌环胺、嘧霉胺等几类杀菌剂的残留情况。

因为这几类杀菌剂才是比较常见的。

如果说同一个种植园种出来的草莓上可能有4-7种农药残留,这样是比较有可能的。再多了,就不太可能了。

有消费者可能会说,4-7种农药残留也够脏了啊。

首先,农药残留只要符合标准,是没问题的。其次,大家也都希望所有草莓都是零售农药残留,这样的草莓有吗?也有很多。但是这样的草莓成本和价格肯定高啊,市场会买单吗?

第三,与其它水果对比来看,在农药残留方面,草莓不能说优秀,但也与其它水果区别不大啊。

为什么吃其它水果的时候没考虑这些,到草莓这就开始考虑农残问题了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