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蟑螂监测数据分析及控制研究
兰州市蟑螂监测数据分析及控制研究
兰州市城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2005年7月起开展蟑螂监测工作,通过5年的持续监测,积累了大量数据。研究发现德国小蠊是兰州市的主要蟑螂种群,其密度和侵害率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该研究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蟑螂生物防治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
调查方法
监测点设置
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要求,在兰州市设3个监测点,每个点选择农贸市场1处、餐饮2处、宾馆1处、医院1家和居民社区1个。根据城关区的地形和地理位置,分别选择区中心、交通沿线和城乡结合部设立监测点进行监测。
监测时间
全年监测,每月中旬进行监测。
监测方法
应用粘捕法,使用统一的粘蟑纸(规格17 cm×10 cm)监测。用甜鲜面包为诱饵(2 g/片),每处布防10张粘蟑纸。农贸市场将粘蟑纸布放在食品加工销售台,餐饮和宾馆将粘蟑纸布放在操作间和餐厅,医院将粘蟑纸布放在病房,居民社区将粘蟑纸布放在厨房,晚放晨收。每个标准间(约15 m2)放置1张粘蟑纸,居民每户厨房放置1张粘蟑纸。
统计计算
捕获蟑螂总数是指粘蟑纸粘捕成虫或若虫的总数。登记粘捕到的蟑螂种类和成虫数以及若虫数。同时记录回收的粘蟑纸总数。计算蟑螂密度和蟑螂侵害率。
监测结果
蟑螂的种群构成
5年共捕获蟑螂36 067只,均为德国小蠊。其中若虫25 037只,占69.42%;成虫11 030只,占30.58%。成虫雌虫5 236只,雄虫5 794只,雌、雄分别占47.47%、52.53%。蟑螂密度2005年下半年为5.48只/张,2006年为4.61只/张,2007年为4.39只/张,2008年为3.16只/张,2009年1.39只/张。蟑螂侵害率2005年下半年为24.69%,2006年为23.38%,2007年为21.29%,2008年为20.22%,2009年为13.46%。
不同环境蟑螂密度和侵害率
蟑螂密度:农贸市场2007年最高为7.33只/张,2009年最低为1.38只/张;餐饮2008年最高为4.27只/张,2007年最低为2.04只/张;宾馆2006年最高为11.62只/张,2008年最低为2.63只/张;医院2008年最高为1.42只/张,2006年最低为0.05只/张;居民社区2007年最高为9.61只/张,2009年最低为1.41只/张。侵害率:农贸市场2005年下半年为17.71%,2008年最低为9.89%;餐饮2005年最高为27.17%,2009年最低为13.91%;宾馆2006年最高为60.39%,2009年最低为25.63%;医院2007年最高为14.10%,2006年最低为1.67%;居民社区2007年最高为33.89%,2009年最低为13.61%。2005~2009年各年度不同环境蟑螂密度和侵害率结果(见表1)。
季节及气温对蟑螂密度和侵害率的影响
兰州市2005年以来气温变化在-18℃至36℃之间,2006年最低气温-14℃,最高气温36.5℃。2007年最低气温-11.9℃,最高气温34.3℃。2008年最低气温-18℃,最高气温35.9℃。2009年最低气温-16.1℃,最高气温34.9℃.。蟑螂侵害率2005年最高在10月,为31.28%,最低在12月为17.88%。2006蟑螂年侵害率最高在8月为34.64%,最低在2月为14.04%。2007蟑螂年侵害率最高在10月为32.57%,最低在4月为15.17%。2008蟑螂年侵害率最高在10月为38.42%,最低在6月为10.00%。2009蟑螂年侵害率最高在8~10月为19.21%~19.66%。最低在11-12月,为4.47%~5.00%。蟑螂侵害率的变化见图1。
表1 2005~2009年兰州市蟑螂密度、侵害率情况统计
蟑螂密度2005年最高在10月为8.88只/张,2006年在8月和11月出现2个高峰分别为8.27只/张、8.71只/张。2007年在9月、10月达到11.42只/张、11.54只/张。2008年在9月达到最高为7.14只/张,2009年在6月、10月分别为4.06只/张和4.02只/张。蟑螂的密度变化见图2。
讨论
兰州市有关蟑螂的报道最早见于1986年的兰州市卫生防疫资料。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人员及物资的大量流动和气候变暖,蟑螂逐步从宾馆遍布到医院、居民社区及农贸市场,并在地域分布上呈现逐年扩散的趋势。监测结果显示:蟑螂密度每年2~6月份逐步升高,8~11月份出现一个大高峰,12月后回落。蟑螂的侵害率均在每年10月达到最高值,11月后回落。从5年的监测结果看:蟑螂密度和侵害率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这种结果可能与兰州市的季节性气候变化和冬季供暖时间有关。兰州冬季供暖一般为5个月,2008年后改为4.5个月。每年在11月供暖前和3月停暖后气温会剧降,此时易在热原附近粘捕到大量的蟑螂。从气象资料分析:2008年1~2月有一个较长的低温期,最低气温在-18.0~-15.7℃,低于2005~2007年同期的-13.0~-5.4℃。2009年1月的最低气温在-16.1~-11.0℃,这可能是造成2008年、2009年整体蟑螂密度下降的一个因素。2009年6月兰州市组织的城区灭蟑活动在统计图上反映出7月、8月2个月的低密度水平,但同期侵害率仍呈上升趋势。
图1 2005~2009年兰州市蟑螂侵害率曲线图
图2 2005~2009年兰州市蟑螂密度曲线图
防治策略
对兰州市的蟑螂分布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掌握蟑螂分布范围的和重点区域、行业,对重点区域、行业开展长期的监测、防治工作。利用气候变化规律对蟑螂消长的影响开展灭蟑活动,结合爱国卫生运动,采取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开展灭蟑药物的应用研究,合理有效地使用灭蟑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