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退保”产业链翻新套路,客户该如何应对?
“代理退保”产业链翻新套路,客户该如何应对?
最近,保险行业的“代理退保”黑产再次引发关注,这种看似提供“全额退保”或“保险维权”服务的行为,正逐渐成为市场中的“毒瘤”,不仅损害了消费者利益,还对行业的正常秩序造成了严重干扰。
这一问题之所以严重,主要源于黑色中介通过不正当手段,诱使消费者放弃原有保险单,获取高额非法佣金。
黑产产业链的新花样
所谓“代理退保”黑产,指的是一些中介机构利用非法手段,冒充保险公司工作人员或使用其他欺诈手段,诱导投保人放弃原本有效的保单。这些中介通常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宣传“全额退保”服务,甚至承诺保险公司无法解决的“保险维权”问题,从而吸引消费者。
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要求签订代理合同,之后他们的个人信息被非法获取,最终不仅损失了财产,还面临信息泄露的风险。
日前,北京警方侦办的一起案件揭示了这一黑色产业链的运作方式。嫌疑人通过与投保人签订合同,获得总佣金的60%,然后以“恶意投诉”的手段进行强制退保,最后非法赚取剩余佣金。
图源cctv2
而另一类黑产手段则是代理人和投保人合谋,故意在投保一年后退保,双方分得佣金。这种行为,严重扰乱了正常的保险市场秩序,也让消费者在无意间卷入了风险之中。
政府出手,持续整治黑产乱象
为应对这一问题,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已经启动了专项整治行动。2024年12月,河南省联合发布的《通告》指出,代理退保行为不仅挤占了正常投诉维权资源,还直接危害了社会稳定。
《关于持续整治“代理退保”黑产乱象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通告》
近年来,各地执法部门已查处了不少代理退保案件,并通过及时打击非法行为,保护了广大消费者的权益。
在此背景下,公安部在2025年初的新闻发布会上通报,针对保险诈骗等金融黑产的打击已取得显著进展。包括查处了超过1400起保险诈骗案件,打掉了300多个职业化犯罪团伙,涉案金额超过15亿元。公安部特别提醒消费者要提高警惕,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保险,并避免被非法代理公司引导,进而卷入退保陷阱。
新兴“炒股+保险”套路曝光
除了传统的代理退保手段外,近期出现了一种新的“套路”,即通过炒股引导投资者购买保险,并最终诱导其退保。一些炒股平台和保险中介机构合作,利用股市上涨的机会,向投资者推销保险产品,同时提供“荐股服务”。这些投资者购买保险后,由保险中介收取佣金。
2023年部分保司退保率
然而,股市亏损后,这些投资者想要退保时,却发现被引导至代理退保渠道,而这个过程中他们还需支付额外的退保费用。这种炒股与保险结合的模式,表面上看似合理,实际上却是在进一步加大消费者的财务风险。
这类新型产业链的出现,揭示了保险市场中的深层次问题。虽然相关法规已经开始对其进行整治,但部分中介机构仍然抱有侥幸心理,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继续获利。
保险中介行业面临变革
从行业整体来看,保险中介公司在近年来的市场环境中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随着保险市场的规范化,传统的佣金收入模式逐渐变得不可持续。以往依赖于高佣金的销售模式逐步失效,部分中介公司转型步伐加快,开始探索新的业务模式。
2024年,保险行业的“报行合一”政策落实后,许多中介机构在面临转型压力时,纷纷提出改革方案,调整佣金计算规则,降低营销人员的考核标准。
然而,尽管保险科技的赋能在某些领域取得了进展,但整体上,保险行业的数字化仍处于初级阶段。科技公司能否真正为保险中介带来革命性改变,仍需要时间来验证。
消费者该如何应对?
面对不断升级的代理退保黑产,消费者如何保护自己的利益呢?
-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保险:永远通过保险公司官方网站或认证渠道进行购买,避免通过不明中介机构。
- 警惕虚假宣传和“全额退保”承诺:不要轻信“退保无风险”、“全额退保”之类的虚假广告。
- 保护个人信息:不要随便将个人信息透露给第三方,特别是在未经核实的渠道。
- 合理维权:若遇到退保纠纷,应通过保险公司提供的正规维权途径进行处理,避免通过非法代理机构进行“维权”。
- 提高防范意识:对于那些看似有利的“保险+炒股”套餐,保持高度警惕,不要盲目追随。
总的来说,虽然退保黑产不断翻新手段,但只要消费者保持理性,选择正规渠道,仍然可以避免掉入陷阱。与此同时,行业内部的规范化进程也必将逐步清除这些“黑产”行为,确保市场更加透明和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