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复旦大学团队揭示帕金森病新的病理生理学见解和潜在生物标志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Nature子刊:复旦大学团队揭示帕金森病新的病理生理学见解和潜在生物标志物
引用
MedSci-临床研究与学术平台
1.
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740586401904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其早期病理生理学机制一直不甚明了。近日,复旦大学郁金泰、程炜团队在Nature子刊Nature Aging发表重要研究成果,通过大规模蛋白质组学分析,揭示了帕金森病新的病理生理学见解,并发现了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研究团队分析了英国生物库中51,804名参与者的2,920例Olink测定血浆蛋白数据,在14.45年的随访中确定了859例PD发病病例。研究发现了38种与帕金森病相关的蛋白,其中前10种中的6种在帕金森病进展标记倡议(PPMI)队列中得到验证。ITGAV、HNMT和ITGAM等蛋白显示出显著的相关性(危害比:0.11-0.57,P值在6.90×10-24至2.10×10-11之间)。
研究发现,在帕金森病发病前15年,脂质代谢功能障碍就已显现,而BAG3、HPGDS、ITGAV和PEPD等蛋白水平在诊断前持续下降。这些蛋白不仅与帕金森病的前驱症状相关,还与大脑测量指标有关。孟德尔随机化分析进一步表明,ITGAV和EGFR可能是帕金森病的潜在致病因素。
研究团队还开发了一个基于机器学习的预测模型,结合前16种蛋白和人口统计数据,实现了5年内(AUC=0.887)和5年以上PD预测(AUC=0.816)的高准确性,优于仅含人口统计数据的模型。该模型在PPMI队列中也得到了外部验证(AUC=0.802)。
这项研究揭示了帕金森病早期外周病理生理变化,为开发早期生物标志物和精准治疗提供了重要线索。研究结果强调了外周血蛋白质组学在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中的巨大潜力,为理解帕金森病的早期病理学、辅助生物标志物开发和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视角。
帕金森病(PD)的发病机制示意图
研究概述(图源自Nature Aging)
热门推荐
政策利好叠加基本面改善,新能源板块引领A股反弹
冬季高发的链球菌性咽喉炎:从症状识别到居家护理
泰山旅游攻略:五岳之首的文化底蕴与实用指南
年终总结秘籍:职场进阶必学
燕麦鸡胸肉配豆腐:减肥界的黄金营养组合
健康生活方式让你多活五年!
大青叶治流感获院士团队认可,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沈阳两日游攻略 | 附沈阳景点地图
每日两场巡游,上海迪士尼冰雪节欢乐开启
黄芪党参山楂泡水降压有科学依据,但不能替代药物治疗
广州地铁十一号线26座口袋公园“扮靓”广州
大连三日游小众攻略:避开人流,玩转9处人少景美的私藏地
痰热咳嗽用清肺化痰丸,15味中药科学配伍
柚子竟成药物公敌?小心中毒!
管家如何用心理学技巧管理情绪?
团队协作是关键,永劫无间野排上分技巧详解
成都必打卡:大熊猫基地&锦里古街,感受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
《王者荣耀:星之破晓》配置要求全解析:推荐配置与最低要求详解
冬季养生首选姜,两款经典食谱助你驱寒保暖
楚雄至西双版纳自驾游全攻略:600公里沿途景点美食住宿指南
淄博历史名人故居探秘,谁是你心中的C位?
李贺诗歌的奇诡语言艺术:从意象到情感的深度解析
贵阳十大人文旅游景点:探寻文化魅力,感受历史沉淀
有效沟通与边界感:破解家庭矛盾的两大关键
阮籍阮咸:一个开创五言诗,一个革新阮乐器
从双层花园到艺术亭:10个创意庭院设计案例解析
费耶诺德主场战乌德勒支:近期5胜1负,延续主场优势?
病躯藏智谋,梅长苏以牺牲精神成就英雄传奇
赵古庄村:特色农产品助力乡村振兴
金毛寻回犬如何养成优质睡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