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很新的大同
这是一个很新的大同
大同,这座曾经的煤都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从能源产业的绿色升级,到科技创新的蓬勃发展,再到文化旅游和现代农业的全面开花,一个全新的大同正在崛起。
和而不同,天下大同
不同历史时期的大同,有着不同的历史定位。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上世纪90年代,大同作为全国煤炭生产和重化工能源基地,“因煤而兴”成为全国13个较大城市之一。进入新世纪,受制于“唯煤而困”的产业结构单一影响,在多元发展上表现乏力。进入新时代,转型发展成为重新定位大同的热词。
塔山循环经济园区
作为中部地区区域重点城市,依托“支持大同建设国家区域重点城市、打造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大同市提出了总目标,锚定“奋斗两个五年、跨入第一方阵”,明晰了“转型四步走”的过程和时间:
- 到2024年底,全市非煤工业产值占比超过煤炭,转型取得突破
- 到2027年,全市非煤工业增加值占比超过煤炭,转型初见成效
- 到2030年,全市非煤工业增加值占比达到或超过黄金分割点,基本实现转型,经济总量跻身全省第一方阵
- 到2035年,全市非煤工业增加值占比超过80%,煤炭工业增加值占比低于20%,全面完成转型
大同云冈机场
同时,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理论遵循与方向指引,通过深耕科技(先进制造业)、能源、农业、文旅四大赛道,积极蓄势转型动力源,这个资源型城市快速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绿”:从“煤都”到“新能源之都”
作为全国能源重化工基地,大同有着辉煌的过去和丰富的“家底”。但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保障能源供应的同时,走绿色发展之路势在必行。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同忻矿智能化装置
煤炭绿色开采,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同忻矿作为最早一批的先行先试点,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操作人员只要轻点鼠标“一键启动”,远端的采煤机割煤、推溜、移架,煤炭便被运送到地面。目前,全市共建成智能化煤矿6座、智能化采掘工作面60处,全市先进产能占比稳定在85%以上。
大同新型储能电站一期工程落成
全力推动“风光火储”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已成功并网的中鑫电联大同合荣新型储能电站一期工程分三期建设,最终规模500兆瓦/1000兆瓦时,总投资22亿元,占地96.07亩。
同热三期2×100万千瓦煤电项目示意图
今年年初,山西晋北采煤沉陷区新能源基地项目开工,规划建设风电光伏新能源项目600万千瓦,每年可向京津冀输送清洁电力100亿千瓦时。截至今年7月,该市电力总装机容量1688.64万千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887.64万千瓦,占全市电力总装机的52.56%。新荣区、天镇县、浑源县、广灵县均已建成100万千瓦以上新能源项目。
秦淮数据环首都·太行山能源信息技术产业基地
从挖煤、挖储能再到挖数据,大同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蹄疾步稳。2018年,秦淮数据集团环首都·太行山能源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在灵丘县落地,拉开了数据中心建设的序幕。目前,该基地1—8期已投产运营,年度运行PUE低于1.2,是全国能效水平最优的数据中心之一。
京东物流客服中心大楼
现如今,秦淮、京东、秦云等公司的服务器日夜运转,为全国的高科技量子通信、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高科技企业提供巨量算力支撑。京东物流(大同)客服中心、上海润迅等20多家基础数据服务企业先后落地,让大同成为全省唯一拥有双路由骨干光纤专线的城市。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正式上线运行,从事数据处理行业的人超过1.4万人。
“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必答题
“晋创谷·大同”
“晋创谷·大同”作为全省第二家落地的科技创新驱动平台,是支持大同有效承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溢出效应的承载平台。“晋创谷·大同”将依托中关村体系未来技术企业和科研院所资源以及成熟的产业服务能力,布局从科研创新、中试熟化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发展模式,搭建创新、金融、人才等一整套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管家式的“类中关村”服务体系和运营模式。
阳高县高速飞车试验基地
8月中旬,阳高县高速飞车试验基地传喜讯,由山西省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建设的超高速低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系统全尺寸试验线(一期)项目完成低真空环境下系统集成演示验证试验,并通过山西省科技厅现场测试检查,这标志着该项目具备项目验收条件。
大同市首辆底部换电重卡汽车下线
5月14日,陕汽大同公司下线的全省首辆底部换电重卡汽车是针对煤炭运输场景全新正向研发的新一代换电重卡,具有“超长续航、超轻自重、超低能耗、超级安全”等特点,填补了大同新能源商用车型空白,并在技术上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大同隆基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与此同时,大同正在积极构建“北京研发、大同中试制造”的产业协同机制,促进更多优质科技成果产业化,特别是在产业培育上,围绕高速飞车、高性能碳纤维、半导体材料等优势领域,加快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优”:多产业赛道全面开花
“佛小伴”网红打卡点
国庆期间,“佛小伴”“煤头脑”“煤炭冰激凌”等多种文创产品火热难求,潮流艺术、风物市集、音乐派对、潮玩展陈等文旅新业态受到游客青睐。
云冈石窟游人如织
近年来,大同市从做强景区、做新业态、做优环境、做强主体、做好宣传着手,持续打造云冈+北岳恒山+大同古城+大同长城+平型关“4+1”核心景区体系,全力做好“文旅+”文章,正在加快打造康养、冰雪、演艺、研学、体育会展等精品业态。今年10月1日,仅云冈景区接待参观人数32398人,同比增长114.78%。
黄花,成为大同名片
文旅火热,精品农业更是走俏大江南北。走进坊城新村黄花产业园展示大厅,冻干黄花、黄花饼等黄花产品琳琅满目。在加工车间里,工人们正开足马力加快生产。目前园区共有黄花酱、黄花酱腌菜、黄花干菜、黄花啤酒4条黄花加工生产线以及一条日产100吨的小杂粮加工线,年产值达6000万元。加上黄花干菜和小杂粮大宗交易及线上销售,年产值上亿元。
恒山野生黄芪
大力推进“特”“优”农业,锚定种植业、畜牧业、设施蔬菜、林下经济、渔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及黄花、黄芪“6+2”农业产业布局,大同市聚力打造首都特优精品农产品供给地。
蓝绿相生的大同
今年1月至6月,大同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13,PM2.5浓度32μg/m3,二级以上优良天数145天,优良天数达标率79.7%,三项指标均排名全省第一。
大同国际陆港开关运营
作为全国80个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大张高铁开通,大西高铁全线贯通,广蔚高速建成通车,大同机场航空口岸对外开放顺利通过国家验收组验收……
大同致力于打造资源型城市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城市”。
大同,一座充满活力的新城
在改革中创新,在改革中包容,在改革中彰显活力。如今的大同,处处焕发着转型新生的独特魅力。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