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回应小米汽车外观争议:设计要点不侵权
保时捷回应小米汽车外观争议:设计要点不侵权
近日,小米汽车SU7因外观设计与保时捷相似而引发热议,被网友戏称为“米时捷”或“保时米”。这种设计相似性是否构成侵权?本文将从法律角度详细解析这一问题。
对此,保时捷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柯时迈近日表示,对于小米SU7与保时捷的相似之处,可能是优秀设计间的不谋而合。他强调,保时捷期待与其他企业进行公平、公正的良性竞争。小米汽车未发现外观设计专利记录,有效专利与小米设计有区别,不构成侵权。
据查询,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名下仅拥有关于显示屏幕面板的两项外观专利,并未发现有关汽车外观设计专利的记录。
如何认定外观专利侵权?
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的判定方法,有三个步骤:
确定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根据专利法第五十九条第二款之规定,其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外观设计专利权人在申请外观设计专利时向专利局提交的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为准,包括主视图、俯视图、侧视图等。其中主视图最为重要,因为它最能体现该项外观设计的美感。在确定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时,还要注意从这些视图中找出能够体现该项外观设计美感的各项要素。
确定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与侵权产品是否属于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中国法官的认定方法,通常是以产品的功能、用途作为标准,同时参考国际外观设计分类表(即洛迦诺条约)有关商品的分类。如果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与被控侵权产品在功能、用途上是相同的,就可以确定二者是相同或者类似商品,并继续进行下面3的比较。如果二者在功能、用途上不相同,可以认定二者既不是相同商品,也不是类似商品,到此就可以结束我们的侵权判定步骤,认定专利侵权不成立
将外观设计专利与被控侵权产品进行对比。即以普通消费者的眼光,对被授予专利的外观设计与被控侵权产品的外观设计进行要部观察,整体判断。经过对比,可能出现以下三种结果:
(1)被控侵权产品的外观设计与专利外观设计完全相同,就认定前者落入了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专利侵权成立。
(2)被控侵权产品的外观设计在要部上与专利外观设计基本相同,整体上属于近似,将可能根据等同原则,也认定专利侵权成立。
(3)被控侵权产品的外观设计与专利外观设计在整体上既不相同,也不近似,就认定被控侵权产品没有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专利侵权不成立。
由此可见,保时捷若起诉小米汽车外观侵权,需将专利证书与小米SU7实车对比,提交对比意见报告。目前,外观设计专利的有效期限是15年,保时捷有部分外观专利已超过保护期限,他人可使用。而小米汽车的设计要点与保时捷有效的专利存在区别,不构成侵权。
汽车外观设计专利引发的侵权纠纷屡见不鲜
一旦被认定侵权,车企将面临严重后果。2019年,陆风X7因外观抄袭被判赔偿捷豹路虎150万元。2018年,威马EX5部分设计涉嫌抄袭吉利远景,被判赔偿700万元。
由此可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因为侵权造成的损失可能影响产品乃至企业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