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腺瘤性息肉:症状、诊断与治疗全解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腺瘤性息肉:症状、诊断与治疗全解析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youlai.cn/baike/disease/MkS6OAbWjn.html

腺瘤性息肉是一种常见的结直肠疾病,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成结肠癌。本文将从症状、诊断、治疗到预防等多个方面,为您全面介绍这种疾病的相关知识。

基本信息

  • 就诊科室:消化内科
  • 是否医保:是
  • 英文名称:adenomatous polyp
  • 疾病别称: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 是否常见:否
  • 是否遗传:是
  • 并发疾病:结肠癌
  • 治疗周期:3~4周
  • 临床症状:腹痛、大便带血或带黏液、大便次数增多
  • 好发人群:家族中有同样疾病的人群

病因

腺瘤性息肉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主要由遗传引起。家族中有同样疾病的人群为本病的好发人群。其中三分之一的患者存在基因突变或者异常。

流行病学

腺瘤性息肉多在早年出现,约有95%的患者在35岁之前就已经出现息肉。每年检查出结直肠癌的患者中,约有1%出现腺瘤性息肉。

好发人群

家族中有同样疾病的人群:出现基因突变的患者,有可能将这种变异遗传给后代,腺瘤性息肉往往存在家族史。

症状

腺瘤性息肉的患者一般情况下会出现腹痛、大便带血或带黏液、大便次数增多等临床表现,部分伴有消瘦、体重下降等表现。

典型症状

  • 腹痛:患者由于息肉较大,出现肠套叠,可有腹痛,这种腹痛为持续性,往往疼痛较为剧烈。
  • 大便带血或带黏液:黏液血便或少量血便,偶有大量便血,便血多为间歇性,同时伴有肛门部下坠感。
  • 大便次数增多:患者伴有腹泻或者便秘交替出现的症状,大便次数增多,往往为腹泻症状。

伴随症状

消瘦、体重快速下降:当息肉癌变时,患者会出现体重的快速下降,此为肿瘤的消耗性表现,患者会突然出现体重的快速下降,并伴有精神不振。

就医指南

腺瘤性息肉患者出现体重快速降低时,通常建议至消化内科进行检查,通常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内镜检查即可以确诊。本病需要与结肠癌进行鉴别。

就医指征

  • 家族中有同样疾病的人群,出现腹痛、大便次数增多时,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 当出现体重快速减轻等情况时应当及时就医。

就诊科室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消化内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 有结、直肠癌的病史吗?
  •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腹痛等)
  • 家人是否存在本病?
  • 做过什么检查?
  • 进行过什么治疗?

需要做的检查

  • 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结肠肠管充盈后可见无数密集的小充盈缺损,边缘似花瓣状。钡排空后可见杂乱的蜂窝状改变。正常黏膜皱襞消失,肠管僵直,但肠腔多无狭窄。
  • 内镜检查:内镜下见大肠息肉多如黄豆大小,即≤0.5cm。半球形或广基底,息肉密集分布的肠段难以看到正常黏膜,在小息肉之间常可看到散在的>1.0cm的短蒂或宽基底蒂息肉存在,呈分叶状或绒毛状,常有充血、水肿、糜烂、出血。

诊断标准

  • 出现腺瘤性息肉的典型症状包括腹痛、大便次数增多等。
  • 了解患者是否有本病的家族史,并检测到结肠肠管充盈后可见无数密集的小充盈缺损等情况,并在内镜下见到大量大肠息肉,多如黄豆大小即可以确诊。

鉴别诊断

结肠癌: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中晚期可表现为腹胀、消化不良,而后出现排便习惯改变,腹痛,黏液便或黏血便。往往可以通过组织活检即可以确诊。

治疗

腺瘤性息肉的治疗要视疾病的发展阶段而定,主要原则就是切除所有可能发生病变的大肠黏膜,因此手术治疗往往是本病的首选方法,本病一般需要进行3~4周的持续治疗。

治疗周期

腺瘤性息肉需要进行3~4周的持续性治疗。

药物治疗

腺瘤性息肉无需进行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 全大肠切除+末端回肠造口术:这种手术方法就是要切除从距离回盲瓣约10cm左右的回肠到齿状线之间的肠管组织,同时在右下腹做一个回肠人工肛门。但该手术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
  • 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该手术方式切除的肠道组织范围同上,但不同的是要将回肠与直肠重新吻合起来,恢复肠道的连续性,从而保留患者的肛门,改善术后的生活质量。
  • 全大肠切除+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肠道组织切除范围同上,同时利用回肠组织制作一个储袋然后再与齿状线进行吻合,从而改善术后排便次数多的问题。

预后

腺瘤性息肉治愈率较低,但及时治疗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晚期患者死亡率较高,患者需要治疗后1个月或3个月时进行复诊。

能否治愈

腺瘤性息肉及时治疗虽治愈率低。

能活多久

腺瘤性息肉早期的患者及时治疗可以长期存活,晚期的患者五年生存率较低。

复诊

腺瘤性息肉治疗后间隔1月余及时复诊,半年后间隔3个月进行复查,通常进行内镜检查,如果出现腹痛加重等病情加重的情况,需要及时就诊。

饮食

腺瘤性息肉的患者应当合理控制总热量,合理营养物质分配,合理餐次分配,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宜多饮富含优质蛋白及维生素的食物。

饮食调理

  • 少食煎烤、油炸之品,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 饮食宜清淡、多食用易消化且营养价值高的食物。
  • 手术患者应当手术结束两周内以流食为主,如无不适可逐渐正常饮食。

护理

腺瘤性息肉患者日常要注意早期卧床休息,多喝水,适度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术后注意护理,并且注意按时服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本病患者时候要注意伤口清洁,但需要避免洗澡。

日常护理

  • 患有此类疾病的患者需要注意避免熬夜以及过度劳累,病情平稳后适度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
  • 注意引流袋的摆放位置。

病情监测

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及药物治疗,监测患者的肠道内息肉的复发情况等以及新出现的症状体征,依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心理护理

腺瘤性息肉的患者要放松心情,学会转移注意力来缓解不适,不要过分紧张,对于疾病的治疗一定要有信心。

特殊注意事项

腺瘤性息肉的患者,术后注意伤口部位的清洁,但是不要洗澡,避免感染。

预防

腺瘤性息肉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尚无有效的预防方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