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95后女孩“复活”兵马俑,被称为文化的“摆渡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95后女孩“复活”兵马俑,被称为文化的“摆渡人”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225764

他36岁走进阿里,坚持了38年,
成为藏地摄影“第一人”。
点击以上视频,了解他的故事!
她是”复活“兵马俑的95后导游
她的讲解,既有文化自信,更有爱国底蕴
“今天我们来看兵马俑看的是什么东西呢?很多人都说活人看泥人,泥人看活人,啥也看不懂”。
这句话来自“西安导游芥末”的视频。
去博物馆看文物、如果没有导游,于普通人而言,那可能只是一个器具,一尊雕塑,一纸文书。
枯燥、乏味,看不出个所以然。
但在一个热爱历史,热爱传统文化的导游眼里,博物馆里的任何一个小物件,都承载着一段历史,一章故事。
导游生动地讲解,我们透过文物,穿越千年历史,看到了文物背后的故事,文物主人的风貌。
导游的视角,文物不仅是文物,文物更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精神血脉。
西安导游芥末——王钰,就是这么一位灵魂导游。
她被称为文化的“摆渡人”,也被称为‘复活“兵马俑的95后导游。
她通过录视频讲解兵马俑,掀开了两千多年前秦朝帝国的面纱,将千古一帝生动地展现给世人。
不仅是兵马俑,整个秦朝都活了。
01
“导游是联结
传统文化和公众的桥梁”
“了解兵马俑就得先了解秦始皇,了解秦始皇就得了解整个秦朝历史”。
让我们借王钰的呈现,穿越到两千多年前的秦朝。
“如果扶苏即位,秦朝会灭亡吗?”
“兵马俑为什么都是单眼皮?”
“兵马俑的身高能代表当时秦人的身高吗?”
“秦国统一六国后还统一了什么?”

王钰总是能用新奇的角度衍生出游客感兴趣的问题,一步步将游客引进了兵马俑的世界。
从她的视频里,我们知道了——兵马俑不只是一座陪葬品,它还是大国工匠技术的见证。
兵马俑“幸运之星”——唯一一尊出土时完好无损的跪射俑,这尊陶俑就完美地展现了古代工匠精神和设计智慧。
比如,“幸运之星”身上的铠甲,上半身的甲片,上片压下片,从腰作为分界线,下半身的甲片下片压上片。
如此设计,是“人体工程学”的讲究。这样设计的铠甲,士兵穿上才能正常弯腰,抬臂...
以及,兵马俑手上的掌纹也被精细地雕刻出来了。如果你想给兵马俑看手相,爱情线、生命线、事业线都有,任由发挥。
“但它是一尊陶俑啊?又不是真人,随便捏捏不行吗?”
不行!大国工匠精神,讲细节,也讲逻辑。
这种讲究,在兵马俑出土的一万多件陶俑中,体现了一万多次。这还没有算上被损坏的那些兵器,以及不敢挖的秦始皇陵。
兵马俑体现了古代工匠精神,也带出了秦代成熟的作战模式和古代的乘驾制度。
有别1号坑、2号坑整齐划一的列阵布排,3号坑更像一个井然有序的作战指挥部。
在3号坑出土了大量的铜殳,用现在的话来说,叫指挥棒,是古代的兵器之一。
考古学家由此推断这是作战指挥部。
3号坑还出土了四匹战马和一辆战车。四匹战马并排而站,后方是四名御手俑以驾马之姿,手握缰绳。
秦朝乘驾有制:“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驾三,士驾二,单人驾一”。
所以我们又知道了,这个坑的指挥官,官及卿大夫。
在王钰的视频中,我们还了解到了,项羽身高接近一米九,秦始皇身高一米九八。
关中大汉,从古代就是高个子基因。
我们还知道了,秦朝从秦襄公被封为诸侯开始,一直延续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总共经历了八次迁都,共有9个都城。
再到“千古一帝”的由来,再到秦朝的法律——秦政法已经有了专门惩治官吏的法律条款。
但是最点燃游客热情的话题是——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又统一了什么?”
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之后,马上统一了度量衡,统一了文字。
统一度量衡,方便了生活;统一了文字,统一了思想。
从那时候开始,秦朝给历代中华儿女植入了一个思想钢印——
拥护统一,拒绝分裂,中华民族一条心。
尽管后世又经历了许多朝代更迭,战争动乱,但是历代帝王都会将统一中国视为己任。
大一统思想,是五千年中华文明保留、发展的基础,也是民族团结,民族发展的精神指引。
这一个内容,王钰讲出了民族自豪感,也成为她走红的原因之一。
就这样,她将人带进兵马俑的世界——
从兵马俑的每一个细节,秦朝是如何统一六国,又是如何衰亡的,讲到了现代,兵马俑如何被发现,它对中华民族意味着什么,又是如何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崛起。
她用专业和热忱,将兵马俑背后的秦朝“复活”,再现给观众。
因此,她也被众多网友称为“专家型导游”。
02
”选择你所热爱的
热爱你所选择的“
讲活一个千年前的古代帝国,并不简单。
王钰是土生土长的西安人,从入行到“专家型导游”,虽然她仅用了三年时间,但是这背后浓缩了很多东西。
王钰跟许多人一样,从小的梦想就是“仗剑走天涯”。
大学选专业,翻了几天报考指南,发现旅游管理最接近她“到处玩”的梦想。
2020年大学毕业,随即考了导游证。
王钰进入了西安一家旅游公司工作,开启了她的导游生涯。
带旅行团,是王钰遇到的第一个挑战。
当时,公司的旅游线路有西安北线、西线、东线。安排给王钰的,正是东线——兵马俑到华清池的线路。

这条线路是最难的。它需要掌握的历史知识很多,而且要将整条线路都串起来,讲得生动有趣,着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不过,王钰还是接手了。
作为西安本土的导游,王钰希望能通过自己的一份力量,将西安文化带给全国,乃至全世界。
在带了几次旅游团之后,王钰发现她所掌握的知识仍远远不够。
对于博大精深的西安历史文化,她所掌握的那点知识,根本讲不透。
“做导游不能局限于讲解词,而是要触类旁通。讲解兵马俑需要熟读秦朝历史;讲解华清池,需要结合唐朝开元盛世的历史。所以,我平时会看一些和历史有关的书籍,不断挖掘有趣的故事。”
为了讲好历史,王钰开始疯狂学习,暴风吸入历史知识。

她研读《史记》《考古有意思——秦始皇的兵与城》《发现秦始皇兵马俑》《地下秦朝》等书籍,结合博物馆的文物认真比对。
历史相关视频和纪录片也是反复观看,比如《百家讲坛》《国家宝藏》《中国考古大会》等节目视频和纪录片。
想讲好历史,不仅要看《史记》,还得积累文学常识,比如读点《诗经》,背些唐诗宋词。
王钰会去背诵《诗经》的古词,融入自己的讲解中,给游客营造文化氛围,更好地感受西安文化。像李白、白居易等大诗人的诗歌,她都能信手拈来。
人读的书越多,就会发现自己不懂地越多。
王钰在学习的过程中,面对浩瀚的西安历史文化,不仅人变得谦逊,对文化也生出了敬畏。
她在带团的过程时刻保持谦虚,对于游客的问题,能回答的就回答,回答不了的就记录在备忘录里,下班之后,查资料,弄明白。
现在,她的手机备忘录光是“兵马俑”的相关文件就有56份。每天无论再忙,下班之后都会抽一个小时时间学习新的历史知识。
王钰很喜欢《追风筝的人》里的一句话:“选择你所热爱的,热爱你所选择的。”
选择热爱的,热爱所选择的,才有可能成为专业。
王钰有了充足的历史知识储备,将语言优美的文学融合到了讲解中,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很快她就在网上走红。
央视报道,粉丝飞涨,明星合作,受邀出席各种旅游文化会议...
但是面对这巨大的流量,王钰很谦虚:
“其实还是要归功于西安这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我只是在其中起到了小小的引流、助推作用。”

西安本来就是一座极具魅力的城市,但是有了王钰,西安迸发的光明闪耀得更远。
2023年暑假,王钰接待了一对常年定居国外的华侨母女。
她们从网上刷到了王钰的讲解视频,对西安的历史深深着迷,特意报了芥末的旅行团。
旅行结束后回去,这位妈妈发了视频,说她的女儿听了王钰的讲解,对自己身为中国人,有中国血脉感到很骄傲。
王钰被这段经历再度鼓舞,她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职业:
“外地游客如果能通过我的讲解,喜欢上兵马俑、喜欢上西安的历史文化,我就觉得挺自豪。”
自此,导游是职业,传承是使命。
03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开始有了一些影响力之后,王钰录了个视频很真诚地作为回应:
“很多人说我是专家型导游,对于这个称号,我实在是愧不敢当,比我优秀的同辈同行有很多,我只是有幸被大家看到了而已,有句话叫做‘是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未来,我希望以自己的努力,将更多精彩的讲解带给大家,继续在旅游行业发光发热”。
近期,她的脚步从长安来到了江南。
何以水乡,只此周庄。
随着兵马俑的衍生,王钰来到了沈万三陵墓所在古镇——周庄古镇。
一座姑苏城,半部江南史,不到平江路,不懂苏州城。平江府的历史,有江南水乡的风韵,也有历史非遗的魅力。
淮安城,被称为“大鸾腾飞的地方”,因为这里有古代最大的官衙,也是周恩来总理的故乡。
王钰正在用她年轻的步伐,探访更多中华的名胜古迹,古城风韵。
随着她越来越多真诚专业的分享,很多人不仅从她的视频里了解了历史,而且还生出了民族自豪感。
更重要的是,她让许多看她视频的人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文物的魅力,提升了文化自信。
在王钰账号的置顶视频中,有这么一个故事——
“2017年,兵马俑运走了十余座陶俑到美国博物馆做展览。以为是文化输出,最后变成一段屈辱的经历。
美国的一位叫罗哈纳的年轻人在喝醉酒后,溜进了博物馆,他对着裸展的兵马俑自拍,摸他们,最后走的时候,把其中一尊兵马俑的手指掰断带走了。
离奇的是,直到几周后,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才发现兵马俑的拇指不翼而飞,这才向警方报案。
但是当时因为陪审团认为罗哈纳无罪,罗哈纳被无罪释放。
且不说这些文物对我国的文化价值,在当时将这些陶俑运到美国前,都进行了估价,每尊陶俑价值都高达450万美元。
这件事,美国博物馆在王钰发视频之前都没有给西安博物馆一个交代。
直到2023年,费城联邦法院地区法官才对正式对罗哈纳定刑——五年缓刑,并命令他支付5000美元罚款、完成100小时社区服务。”
王钰说,讲这个故事,不是为了激发起民族的愤怒的情绪,她更想告诉大家的是——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谁的导弹射程更远,谁就站在了真理的一边。
我们不对外侵略,但是我们要坚定地培养和弘扬民族自强的精神。
而民族自强的精神图腾,很大一部分就来自于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在培养文化认同感,提升文化自信的过程中,民族的精神和团结的力量也得到了凝聚和加强。
而文化自信的培养,民族力量的延续与发展,需要无数独具匠心的文化传播者薪火相传。

  • END -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