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安徽”专题系列报告之总量篇:科创引领发展,从产业视角解读安徽十年崛起
“深耕安徽”专题系列报告之总量篇:科创引领发展,从产业视角解读安徽十年崛起
过去十年,安徽省完成了从“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到“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跨越式发展,全省GDP挺进全国前十,从农业大省走向科技创新策源地。
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安徽十年跨越发展
过去十年,安徽省完成了从“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到“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跨越式发展,全省GDP挺进全国前十,从农业大省走向科技创新策源地。区域创新能力连续12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安徽省“顶天立地”的高科技正转化为“铺天盖地”的生产力。全球10%的显示面板、全国50%的光伏玻璃、20%的光伏组件、15%的家电、10%的汽车均在安徽省生产。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安徽省走出了一条中部地区创新驱动、资本赋能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以投带引”招商新模式,助力产业结构换道超车
安徽省近年来实现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上的换道超车,离不开基金招商新模式。安徽省一改传统的财政资金补贴招商的方式,通过成立政府引导基金以投带引,撬动社会资本参与,主要以股权直接投资的方式吸引重大项目落地,促进产业的集群发展,形成千亿级别“基金丛林”。例如合肥投资的京东方、蔚来和长鑫存储等项目,分别带动了当地光电显示、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安徽模式”已经成为各个省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成功样本。
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十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安徽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十大新兴产业中,已经有七个产业的产值突破了千亿元,十年来战新产业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翻了一番。高端装备制造预计将突破万亿元大关;新能源汽车产业乘“首位产业”之势,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量是86.8万辆、居全国第4位,汽车出口114.7万辆,约占到全国的25%。安徽省已经聚集了奇瑞、蔚来、江淮、大众安徽等7家整车龙头企业,吸引汽车零部件、后市场企业超过4千家。集成电路产业集聚企业470多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7+N”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科技创新策源地加速形成
面向未来,安徽省的家底在于科技创新的积淀,科技创新策源地加速形成。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立“科大硅谷”,一年多时间落地创新型企业1391家,集聚各类基金200多支,总规模超过2300亿元。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安徽省以通用智能、量子科技、未来网络、生命与健康、低碳能源、先进材料、空天信息为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实行“7+N”布局。目前建成、在建和预研的大科学装置有13个之多,大科学装置及其集聚的大量科学家和高端人才,使得安徽省在量子科技、聚变能源等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产业潜力巨大。
风险提示
逆全球化加剧,贸易摩擦上升;市场需求疲弱,产业升级速度放缓;技术发展不及预期;美国经济衰退超预期;欧元区经济陷入深度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