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推动软件信息产业加“数”前行
渝北推动软件信息产业加“数”前行
渝北区软件信息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2024年7-9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5.9亿元,同比增长11%。通过聚焦产业集聚、企业培育、场景体系和人才支撑四大方面,渝北区持续激活"星"动力,推动软件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仙桃数据谷。尹宏炜 摄
加快产业集群成势
渝北区高能级打造产业基地,以招商项目为抓手,租售楼宇7万平方米,打造北城国际科技产业园、电信翼金金融产业园。2024年,累计收储楼宇32.6万平方米、使用10.3万平方米。高质量集聚产业链群,紧扣汽车、电子等主导产业需求,大力发展汽车软件、嵌入式软件。北斗应用产业园累计集聚导航、自动驾驶等关联企业89家,入选工信部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高标准优化产业生态,构建特色化沙龙、会展等活动举办发布机制,成功举办"北斗上车"产业大会等重大活动29场。
狠抓企业梯度培育
渝北区做强龙头,新引进联通数科、禹迹科技等重大项目23个,总投资超120亿元。中科创达连续两年被认定为国家鼓励的重点软件企业,北斗智联入选潜在独角兽企业。做优产品,国器智眸等5家企业入选重庆首版次软件产品,衍数自动化等6家企业进入全市重大产业技术创新产品培育名单。在全市"数据要素×"大赛中,安驿汽车、联通数科、高速集团分别夺得工业制造、城市治理和交通运输赛道一等奖。做大主体,支持立信数据打造重庆市企业梯度培育数据赋能实验室。新培育市级"瞪羚"软件企业6家、国家级"小巨人"和专精特新企业33家。首讯科技、北斗智联入选"启明星"企业。
持续完善场景体系
渝北区立足需求找场景,联合中国商飞打造基于"天眼"的安全管控示范应用,实现60家企业安全动态实时智能监管。2024年发布应用场景4批60个,总投资8.2亿元。依托企业建场景,物联感知系统累计接入设备53类39万余个,居全市第二。推动中电信翼金金融大模型、长安汽车大数据模型等项目落地,OPPO语音语义大模型正式投入商用。赋能产业用场景,对400家企业开展数字化诊断,完成首批65家企业试点改造,累计建成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69个,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
长安汽车数智工厂。胡瑾 摄
着力强化人才支撑
渝北区主动对接服务,依托"渝悦·就业"平台,打造"5+3"就业服务矩阵,举办招聘会143场,705家"满天星"企业发布岗位8978个。加强人才引育,提质建设重庆工职院软件人才"超级工厂",引聘技能大师82人,创新开发"智能汽车大模型训练师"特色工种。去年,共培训输送软件专业人才4000余人。优化人才环境,通过直补快办、免申即享,发放就业补助、人才补贴资金超4000万元,新招引人才1053人。27家创业孵化基地累计孵化软件企业135户,带动就业2000余人。
"接下来,我们将狠抓产业集群建设、人才引育、产业链招商和氛围营造,有效推动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渝北区经信委相关工作人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