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我国特高压要被取代了?美国发明超导输电,预计2026年大规模试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我国特高压要被取代了?美国发明超导输电,预计2026年大规模试点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6BVCREC05566ZGK.html

2009年,我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特高压输电工程,从此特高压技术就成为了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一张重要名片。而在今年6月26日,美媒报道其国内的一家公司目前已经掌握了超导输电技术,如果真的,将对特高压技术造成巨大的冲击。那么到底什么是超导技术?它真的会取代特高压吗?

特高压技术

当电力通过电线传输时,就像水流过管道一样,会有能量损耗,这被称为“线路损耗”,这种损耗在长距离传输时尤其严重,因为电流越大,损耗也就越多。

而我们的大型水电站、风电场和太阳能电站往往都建在人烟稀少、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而城市和工业区通常远离这些地方。

所以如果将这些地方产生的电运送到了城市和工业区,电力就会大量损耗,而运输这些电力的花费,比在城市周边生产电力都要昂贵。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开始研究特高压技术,这样就能够解决电力传输过程中的两个大难题,即既能让电力跑得更远,又能让电力在长途奔跑的过程中不那么“累”,也就是减少电力损耗。

在没有特高压技术之前,各国的电力传输主要依靠的是常规的高压输电技术,这种技术虽然也能传输电力,但是传输距离相对有限,对于超远距离的电力输送来说,效率不高。

而且因为电压较低,电流较大,导致在长距离传输过程中电力损耗较多,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能源,还增加了电力传输的成本。

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提升,常规高压电网的传输容量有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尤其是在电力需求高峰时期。

所以在20世纪末,我国就开始了对特高压技术的研究,但在当时,由于技术难度和资金限制,进展较为缓慢。

特高压技术具体指的是**采用100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交流输电系统,以及±80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直流输电系统,**这一先进技术拥有若干突出的优势。

首当其冲的就是远距离传输,特高压线路可以跨越数千公里,将电力从发电地传送到需求地,这在传统的电力传输中是难以实现的。

其次,它具备强大的大容量输送能力,相较于常规的高压输电线路,能够承载更高强度的电流,这就相当于拓宽了电力传输的“高速公路”,运许更大规模的电力在同一时间里高效流通。

另外还有低损耗这一特点,在长距离传输中,电力会因电阻而产生损耗,特高压技术能显著降低这种损耗,使电力传输更加经济。

信息来源:国家电网,2024-07-04,《【科技日报】国家电网公司发布两项特高压关键技术成果》

最后就是非常的划算,尽管特高压线路的建设成本较高,但由于损耗低,长期来看,其总体运营成本较低,更具经济性。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电力需求的急剧增长,特高压技术的研发也被提上了国家战略层面。

在2004年,我国迈出了特高压技术产业化进程中的关键步伐,正式启动了首个特高压输电工程项目——晋东南至南阳再到荆门的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特高压技术正式从理论研究阶段

到了2009年,我国开始大规模建设特高压输电网络,包括多个特高压交流和直流输电工程,而云南—广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这条线路,不仅是全球首条正式投入商业运营的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更象征着我国在特高压技术领域中占据了先锋地位,引领着世界特高压技术的发展潮流。

超导输电

除了特高压输电之外,还有一种输电模式为超导输电,根据字面意思,就是超级导电材料,其实说白了就是用电阻为0的超导体作为输电材料。

在1911年,荷兰的物理学家海克·卡末林·昂内斯于对金属汞进行深入探究的过程中,偶然揭开了一个令人惊奇的秘密——超导现象,这一发现彻底改变了物理学界的认知。

在极低的温度下,汞的电阻突然降至零,这意味着电流可以在其中无损耗地持续流动,这一发现,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激发了全球科学家对超导材料的探索热情。

不过超导材料的应用并非一帆风顺,尽管在理论上,超导输电能够实现电力的无损耗传输,极大地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但在实践中,如何维持超导材料所需的低温环境成为了最大的挑战。

在超导材料的早期发展阶段,诸如铌钛合金这类材料,必须在极端低温环境下,具体来说是在接近液氦的温度(大约-269℃)时,才能触发其超导特性,这种苛刻的条件严重制约了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普及和效用。

面对这一难题,科学家们并没有放弃,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新材料的探索,2004年,日本一家电力机构在政府的支持下,成功制造了一条500米长的高温超导电缆,这一成果标志着超导技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同一时期,中国和韩国的科研团队也在超导材料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尤其是中国,不仅深入研究了超导材料,还在2008年成功研制出了中国首台三相高温超导变压器,用于工业供电,展现了超导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

然而超导输电的商业化之路并非坦途,在实际应用中,超导材料的临界电流值、冷却系统的设计、成本控制等问题仍需解决。

特别是超导故障限制器的快速反应特性,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绝缘层损坏,这无疑为超导输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带来了挑战。

可就在全球科研人员在超导输电领域攻坚克难之际,美国媒体报道了一则新闻,称美国科学家在室温超导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计划于2026年开始大规模试点。

信息源:上观新闻,2023-03-11,《“常温常压”的超导体才真正值得欢呼》

是真实还是谎言?

据媒体报道,美国一家名为VEIR的初创公司,最近因其在超导输电技术上的惊人突破而引起了广泛关注。

VEIR研发的新型冷却系统,让超导电缆的电力传输能力飙升,如果这一消息属实,将标志着电力传输领域即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

VEIR的这一创新冷却系统,能够支持高达400兆瓦的电力传输,这一数字在超导领域堪称创纪录。

通过采用一套先进的可再生复合型电网,VEIR不仅显著提升了电力传输的效率,还巧妙地简化了电网建设的复杂流程,这无疑是对传统输电系统的一次重大革新。

试想,未来城市的电力供应将不再受限于地理距离,能源的分布和使用将变得更加灵活和高效。

在美国,科技巨头们的电力需求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尤其是在清洁能源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对电力的需求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此时,VEIR的技术犹如及时雨般出现,为解决这一紧迫问题提供了可能的方案,如果一切顺利,VEIR的技术不仅能缓解电力短缺的压力,还能加速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助力美国乃至全球向更加环保、可持续的能源体系转型。

但是,VEIR的超导输电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其30米长的测试线路虽表现出色,但要达到实际应用所需的长距离输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冷却系统的高昂成本,以及如何确保在远距离输电中稳定运行,成为了VEIR技术商业化面临的两大难题。

此外,外界对VEIR技术细节的了解还相当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2026年大规模试点的信心。

毕竟,技术是否成熟以及其可靠性,是衡量一项技术能否顺利走向市场,实现商业化成功的关键标准。

信息源:MIT spinoff’s superconducting cables promise 10x power, reduced footprint——2024-06-26·interesting engineering

反观中国,其在特高压输电技术上的成就,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自2004年中国提出特高压输电技术的战略构想以来,短短几年间,便实现了从实验室到大规模商用的飞跃,展现了惊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执行效率。

2023年,中国在上海徐汇区成功运行了全球首条35千伏公里级超导输电示范工程,这不仅彰显了中国在超导领域内的技术实力,也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全球能源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信息源:新华社客户端:从“同步”到“领先”——世界首条35千伏公里级超导输电示范工程背后的科研故事

虽然中国已经在超导输电技术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但对于实现超长距离的超导输电,中国仍旧保持着高度的警觉和持续的探索精神,充分认识到这一领域的挑战性和复杂性。

当前,中国正积极投入资源,持续深化超导输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力求在未来的技术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为全球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不论是VEIR的超导输电技术,还是中国在特高压输电领域的突破,都深刻体现了科技创新的力量。

在全球能源需求持续增长、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超导输电技术的突破不仅有望解决电力传输过程中的损耗问题,还将推动能源行业的绿色转型,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与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超导输电技术的真正普及,将为全球能源传输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引领我们进入一个更加清洁、高效、智能的能源新时代。

这场科技竞赛的结果,无论怎样,都将深刻影响全球能源格局,推动人类社会向着更加光明的未来迈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